11 非遗保护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概况

柳湾乡位于四川省南江县东北部,平均海拔1200米,距县城29公里,东靠沙坝乡,西接桥亭乡,南连贵民乡,北邻关坝乡,面积55.91平方公里。辖长河、黄土、麻柳、竹坝、新立、九岭、郎坪、红珠9个村和柳湾、长河、新立三个社区, 共35个村民小组, 1433户,5386人,其中劳动力3580个,共有耕地面积5217亩。森林面积3622.3公顷(36.22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今天的柳湾乡原名叫麻柳乡,因当年达县地区内有两个麻柳乡,1985年县区通知更名为柳湾乡。2005年3月,乡镇机构改革、行政区划调整时,撤销新立乡并入柳湾乡,乡名仍保留为柳湾乡,乡政府迁址长滩河,全乡由原来的5个村扩大到9个村和3个社区,乡政府公务员编制16人,平均年龄,40.5岁,大专以上文化8人,领导职数为7人。内设机构中事业人员7人,机关工勤2人。随着乡政府的搬迁,乡级单位(如卫生院、畜牧站、派出所)均已随迁,2013年,通过乡人民政府的多次协调,贵民信用社同意成立柳湾信用分社,已经租用畜牧站房子挂牌营业,一个初具政治、经济、文化为中心的乡镇街道初步形成。


组 织 建 设

党委负责人:

第一任党委书记     贾众林       1955年-----1955年

第一任党委书记     贾众林       1955年-----1955年

第二任党委书记     刘涛堂       1955年-----1956年

第三任党委书记     袁春林       1956年-----1958年

第四任党委书记     李世民       1958年-----1964年

第五任党委书记     岳大忠       1964年-----1969年

第六任党委书记     袁学富       1969年-----1972年

第七任党委书记     袁太科       1972年-----1976年

第八任党委书记     张光跃       1976年-----1983年

第九任党委书记     毛盛纪       1983年-----1989年

第十任党委书记     石高先       1989年-----1994年

第十一任党委书记   熊卫朝       1994年-----1997年

第十二任党委书记   朱  晓       1997年-----2000年

第十三任党委书记   石文红       2000年-----2005年

第十四任党委书记   张良和       2005年-----2007年

第十五任党委书记   方扩先       2007年-----2010年

第十六任党委书记   冉峥嵘       2010年-----2012年

第十七任党委书记   张  帆       2012年-----2015年

第十八任党委书记   詹远林       2015年-----至今


政府负责人:

第一任乡长         邹光斗       1955年-----1956年

第二任管委会主任   袁平益       1956年-----1962年

第三任人民公社社长 李成良       1962年-----1972年

第四任副书记(代) 岳通科       1972年-----1976年

第五任副书记(代) 石高先       1976年-----1982年

第六任乡长         张元利       1982年-----1987年

第七任乡长         成家厚       1987年-----1993年

第八任乡长         朱  晓       1993年-----1997年

第九任乡长         罗文国       1997年-----2000年

第十任乡长         石文红       2000年-----2005年

第十一任乡长       张良和       2005年-----2006年

第十二任乡长       方扩先       2006年-----2010年

第十三任乡长       谭  虓       2010年-----2014年

第十四任乡长       詹远林       2014年-----2016年

第十五任乡长       何冬云       2016年-----至今


经 济 业 态

柳湾乡有丰富的磁铁矿、花岗石资源,也有少量的铅锌矿、铜矿、萤石矿和煤矿。主要分布在麻柳村、竹坝村、田坪村和新立村。全市最大的纳税企业竹坝铁矿年产铁精矿粉15万吨以上,达钢集团安庆公司年产铁精矿粉5万吨以上分别坐落在麻柳村和田坪村,竹坝村民营企业宪家湾铁矿精矿年产量达到3万吨以上,全乡仅铁矿石这一项创税利上亿元。同时,竹坝铁矿于1999年被省政府评为优秀企业,2001年被省政府授予“一控双达标”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年年受到市县党委政府表彰。麻柳村二社早在60年代就开采过铜矿,当时因为不通公路,全凭人力运输,成本不能过关,加之没办理开采证,就一直停止开采。前些年,铁山公司和有关人员在新立村对铅锌矿和煤矿进行过探测,皆因缺乏资金投入和无确切的地址资料而停工。

农产品种类繁多,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薯类作物以土豆、红苕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葵花籽、油菜、茶叶、磨芋、耳菇等骨干品种。中药材主要有银花、大黄、天麻等。核桃栽植5290亩,年产量已达10万公斤。油菜年产量达50万公斤。竹坝、红珠、麻柳村、郎坪村的核桃颇具规模,且品质优良。郎坪村的油菜年产量达6万公斤以上。

自实施林业“两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全乡退耕还林6760亩。人工点播、植苗造林和飞播马尾松9100余亩,森林覆盖率已达65%,竹坝村、田坪村森林覆盖面达80%,林木种类繁多:主要有松树、青杠、核桃、杉树、柏树及油桐、板栗等。珍稀名贵植物有:松树、柏树、杉树、青杠、桤木、红豆木、楠木、黄杨、八角枫、紫楦等,主要中药材有何首乌、金银花、天麻、当归、细辛、大黄、玄参、威灵仙、生地、白芨、车前仁、牛蒡子等。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黑熊、野猪、黄麂、香獐、角鹿、野鸡、锦鸡等在丛林中繁衍生息,柳湾乡林业工作也曾多次代表县林业局迎接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的检查验收,并得到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

生猪、黄羊和土杂鸡是全乡畜牧业中的主导产品。每年的猪饲养量在1.3万头至1.6万头,出栏0.8万头,主要采用青草饲料和玉米、薯类喂养,被誉为“生态猪”。南江黄羊饲养近万只,土鸡饲养量达3万只,成为畜牧业增收的新亮点。

现有柳湾、新立两所完全小学,长河、黄土、茶园和郎坪等4所村小,共有教职工27人,17个班,221个学生。两所中心小学占地面积为18亩,操场均已全部硬化。2008年“5.12”大地震后,柳湾小学投入363万元,新立小学投入420万元重新修建了教学楼和宿舍楼, 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实施了住堂生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餐全覆盖,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 促进了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在2013年,柳湾小学年终综合评估获得一等奖,新立小学获得贵民学区教育教学先评估第一名。

乡卫生院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实施的灾后重建项目,建房投入191万元,占地1000平方米。设立公卫科、内科、中医科、理疗科、计划免疫门诊、B超室、透片室、中西药房和10张病人住院床位。配备了B超机、X光机、心电图机、血糖生化仪、13台微机和办公桌椅、病人座椅。现有医护人员8名,其中全科医师1名、全科护士1名、职业医师1名、职业助理医师2名、职业护士1名。2013年,卫生院达到县级“AA级预防接种单位”、巴中市一等医院合格标准。9个村均按标准化建起了卫生室,配备了空调和其他设施设备,现有从业人员13名。此外,竹坝铁矿还设有职工医院,占地面积为160平方米。配备药房、门诊部、住院部等。乡上设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服务站,专门负责人民群众住院报账工作,做到了乡村行政和业务全覆盖,从更本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党中央十八大会议以后,柳湾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特色产业为支撑,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发展环境,实现了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年GDP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在贵民片区名列前茅。


社会事业

自从2005年3月撤销新立想并入柳湾乡后,乡人民政府驻长滩河,就成了流亡政府,乡干部就成了流浪儿,由于党委书记张良和不重视办公楼修建,不关心职工生活,加之遇上“5.12”地震,使政府办公和职工住宿长期租赁民房达五年之久,并且住在农民愿意腾出的最差的房子,落下类风湿等许多慢性疾病,尽管如此,全体干部工作不马虎,在建设新柳湾的征程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艰辛创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紧扣项目抓建设,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交通建设卓有成效。首先是将公路建设摆在第一位,安排谢永华住在郎坪、红珠负责跟班作业,半年时间修通了新立至红珠至郎坪至长滩河这个连村公路31公里,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在修路前线,谢永华同志为鼓舞全乡士气,创作出长篇诗歌《筑路赞》获得巴中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和残联等五部门“服务大交通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征文三等奖。为改造升级,使之发挥更大作用,乡政府跟即自筹资金320万元,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完成长(滩河)—新(立)公路和长(滩河)—竹(坝)公路24公里硬化。2014年以来,实施精准扶贫,新修田坪三社公路2.3公里,硬化田坪、九岭、郎平、红珠、麻柳、竹坝等村社道公里52公里,新建了过马滩人行桥和长滩河柳新桥。紧紧抓住光雾山—诺水河旅游环线(槐潮公路)过境的有利机遇,修通了竹坝村出乡上高速便捷通道。投入资金6万多元,全面整治郎坪、红珠、九岭、田坪、长河、竹坝等村道公路,设立标志牌、警示桩40多处,加强路面清洁、边沟清理、涵洞清淤等日常养护和管理,提高通行能力,方便群众出行。


五创联动提升形象。筹资10万元整治街道环境,浆砌花台,栽植花木,安装路灯,提升了集镇形象。县人大副主任王治平来柳湾乡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时连声称赞“不来不知道,越看越高兴”,其事迹由谢永华同志报导,于2013年6月7日南江新闻网以《兑现承诺就是自园其梦》登载。

率先实施农电改造。引进和协调省、市电力公司在黄土村修建35KVA变电站,为实施农网改造奠定基础。对麻柳、黄土两个村农网进行了改造,对田坪、红珠等村农电进行了改危。今年,全乡9个村全面启动,年底完工60%,明年上半年全面竣工,为人民群众安全用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利建设成绩突出。实施农村安全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0多万元在九岭、黄土等村建安全饮水池65口;投资40余万元在新立、长河等村修建饮水池,建立饮水站,解决3000余群众的饮水难题。协调水务部门将郎坪、田坪、竹坝、红珠等村纳入了安全饮水项目盘子。加大全乡水库、微水池安全隐患排查力度,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维修堰渠30公里,解决部分村社灌溉缺水的问题。

新村建设加快推进。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统一规划麻柳、新立、长河等19处居民聚居点,引导群众集中建房。现已完成新立村大树垭、茶园、袁家坝三处聚居点的测设。加快2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采取领导干部挂联到村、乡干部挂联帮扶到户、村干部挂联帮扶到人,加快推进10户洪灾受灾群众灾后倒房重建和36户地质避让搬迁户农房改造步伐,确保受灾群众春节前入住新居。


围绕民生抓改善,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强化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2013年,柳湾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期末绩效考核均获贵民片区第一名,新立小学5年级教学质量获得贵民片区第一名。加强农村学生营养餐管理,新立小学学生营养餐补助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实现全覆盖。加强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配备各类图书34000余册。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开展“五送三下乡”活动;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数字化改造工程。乡卫生院实现全市2013年AA级合格门诊建设和创省级一等卫生院建设“双达标”,全面推进药品零利润,大力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为村医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地点,添置了医疗设施设备,方便村民就医。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拥军优属、优抚安置工作,强化征兵工作,体检、政审合格4人,4人入伍。狠抓计生基础工作,努力争创计生优质服务乡镇,全面兑现计生奖(特)扶政策,组织动员22对夫妇参加免费孕检。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居民低保、五保、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48人、372人,发放低保金128280元、337920元,临时救助18人,发放救助资金1.4万元,春节期间安排8万元对400余户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特困群体进行了慰问。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42名中(高)职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资金630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资助47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特困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救助17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总额达23万元。全乡医疗保险参保6014人,参保率达98%,慢性病救助60人,报销各项资金32万元。全乡城镇新增就业21人,切实解决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5人,困难对象再就业11人。加大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参保任务,2007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完成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任务,全乡失地农民办理参保148人。

乡村居住环境大幅改善。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七进”活动,按照“五治三化”的要求,建立健全机制,充实三支队伍,层层落实责任,添置垃圾桶15个,安置集镇路灯4盏,新建垃圾处理池6口,制作宣传标语10幅,发放宣传资料700份,治理效果显著。引导群众建设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住房。积极开展“两清”工作,对辖区内违法违规建设和非法占地依法进行全面清理,收缴罚款1.7万元,有效遏制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村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修建了田坪村聚居点,住进3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20户,随迁户10户,其余村正在建设之中,特别是红珠和郎坪两个贫困村正在加紧建设,明年将全面入住,到时,全乡安全住房将全面解决。


特色产业抓培育,发展后劲稳步增强

新型工业成效明显。加大对工矿企业特别是竹坝铁矿、安庆公司和秦汉酒业的扶持力度,确保企业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竹坝铁矿完成铁矿生产15万吨,超计划10%;安庆公司引资2000万实施二期技改扩模,完成铁矿生产4万多吨,销售收入突破3000万元,上交国库税费660多万元;引进秦汉酒业投资5800万元建设生态白酒瓶装酿造车间,企业顺利实现转型。田坪村建猕猴桃产业园238亩,种植天麻12100瓶、木耳8500瓶,红珠村投资近百万元大办食用菌厂获得成功。

特色农业突破提升。做强传统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在九岭村建立全省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同时以旱作农业为重点,推广良种、良法,大抓两春生产。整理土地145亩,发展地膜玉米3800亩,粮食总产突破6000吨。长河—黄土—麻柳线增植银花1900亩、核桃1200亩;新立、九岭、红珠、郎坪新植银花2000亩、核桃2400亩。利用山林资源优势,鼓励竹坝、新立和田坪等村发展南江黄羊和肉牛育肥,培育养殖大户5户,存栏黄羊200余只、肉牛30余头。九岭村建立巴山无污染土杂鸡示范基地,支持发展养殖土杂鸡30000余只。


强化管理抓创新,社会关系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逐步加强。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机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组织自治和自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大力实施“一标三实”和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发挥司法所、派出所等法制机构的作用,完善行政裁决、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大调解”制度。认真落实国土、建设、林业、民政政策,积极支持残联、统计、保密、档案、质监、药监、畜牧等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参与作用,确保依法行政。

群众工作不断改进。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包帮”惠民生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健全“六个一”便民服务代理和乡、村、社三级群众工作网络。继续推行领导下访和大接访工作,完善领导挂包疑难案件,排查调解各类纠纷17件,实现到县及以上上访“四为零”,确保全乡和谐稳定。

安全稳定形势良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措施,构建安全监管网络,尤其加强非煤矿山和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实行每月集中检查制度,深入矿山企业、学校、道路、农村执法检查150余人次,查找安全隐患27处,限期整改。抓好防灾减灾、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预警和综治、防邪、禁毒等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转变思路,实行从“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转变。


自身建设抓勤廉,执政能力显著提升

管理机制逐步规范。认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活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各项规定,建立健全政府内务管理机制和干部教育培养机制,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健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党委决策和政府执行的议事程序。健全政务公开、阳光行政机制,对各职能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责任追究和办结时限进行规范化管理。

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深入开展“转作风·惠民生”活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