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非遗保护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乡史是政府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项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更大现实意义的伟大工程,习近平主席在谈到修志工作的时候曾经说过,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是要了解他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方法就是看志,在2005年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指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展历史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编撰志书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它能够很好的保留文化脉络,承传文化的延续。2008年,汶川5.12地震后,红四乡选址重建乡政府大楼,有多功能现代化办公室,达到上传下达,认真履行了政府的各项职责和职能,带领全乡人民脱贫攻坚致富。

红四乡地处南江县西南角,北于旺苍县接壤,西于长赤镇交界,东与沙河镇相邻,幅员面积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15亩,全乡以山区地形为主,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七沟八渠九面坡,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乡政府驻地惠民社区,距南江县城45公里,距巴广高速正直出口40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34个村民小组,共2864户人,8366人。

 

历史沿革

红四乡大部分是三百多年前湖广填川先后迁居来的,境内有赵、苏、何、沈、袁等几大姓,民国时期属长赤保,解放后,1952年行政区区划分成立红四乡,分九个村乡内重大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联产责任制,乡村的生活大有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温饱问题,为改变山区贫困面貌,乡党委政府拉通了通乡通村的电力线,1984年通电,1991年全乡通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放开政策,村民们觉得致富有望,恰似春风吹绿江南岸,种、养业全面发展,加之劳务收入,进城做生意。’村民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全面脱贫。


乡风民俗

改革开放发以来,乡村民都是广种播收,生活习俗,吃糠咽菜,生活简朴,饮食不限,主食大米,习惯腌腊肉,好饮茶、饮酒,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乡民主动串门,增加友谊和感情,普通在大年三十,新年初一去上坟祭祖。


地理状况

红四乡分九个行政村一个居民社区,坐落在七沟八渠九面坡上,海拔位置在800左右,农业主要种水稻、玉米、土豆等,水源较旱,境内大小水库23库;1976年修夏家沟水库供应玉龙、斜岩、刘家、沈坡村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1972年修建柴家沟水库供应三清、石岩、石梁、永福村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森林3847亩覆盖率百分之11.3。公路畅通全乡,红沙路从沙河桥到红四乡政府,全长15.2km,长红路9.1km,让红四乡交通畅通。永福村办养牛场一个,存栏量达1830头,石梁村养猪场一个,存栏量达2540头,带动当地一带的经济发展。


文化古迹

惠民寨别名李家寨,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被列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惠民寨别名李家寨位于孙家山尾长600m,宽120m,山顶坡地,清嘉庆二年百莲教攻陷南江县城,县衙迁于此地至嘉庆十六年遗址。现存北、西两门,寨墙20m及建筑的基石、水井等遗址。对研究百莲教起义和南江地方史有重要的价值。


脱贫攻坚

红四乡是南江县委刘书记挂联乡,自2013年以来,多次来临现场指挥指导,移民搬迁,选址建设聚居点,环境治理,规化产业,红四乡的面貌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日益美满,脱贫攻坚,产业迅速推进,贫困户状况有效改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