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非遗保护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汇滩乡地处四川省南江县东北部川陕两省及南江、南郑、通江三县交界处,东临陕西省南郑县碑坝镇,南接通江县诺水镇、铁厂乡,西与红岩,贵民乡接壤,北靠沙坝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境内峰林聚集,溶洞密布,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银矿山,南江县第二高峰)2448米,最低海拔710米,平均海拔11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年平均积温21000C ,无霜期256天。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湿润温暖。水热同期。多年平均气温13.3℃—17.0℃,年平均日照1424.1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10—282天。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降水量集中在每年的5月—10月。幅员面积58.8平方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全乡辖高岩村、黄峡村2个扶贫重点村,三园村、大垭里村、草坪村3个非贫困村,29个村民小组,894户,总人口3557人。设7个党支部,党员141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乡人民政府驻草坪村,距县城76公里。

 

历史沿革

汇滩以驻地一公里处两小溪相汇,有一小滩,清代在此修一寺庙名汇滩寺,因此得名。1954年9月从通江县划入南江县辖。1958年8月以乡为规模成立汇滩人民公社。1984年3月复名汇滩乡。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中保留汇滩乡建制不变。

 

地理资源状况

汇滩乡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磁铁矿、铜矿、磷肥矿、铅锌矿、云母、玉石等多种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园村、大垭里村,铁矿理论储量500万吨,可开采量450万吨。汇滩乡旅游资源丰富,有黄金峡石林和峡谷风光、刘家河溶洞、“天生桥”等自然风景点。黄金峡石林是川、陕、甘旅游“金三角”地区唯一的分布广面积广、形态特殊、植被保护好、开发价值大的石林群,属神门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两大主要景点之一,与诺水河风景区毗邻,是旅游开发的处女地。汇滩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森林面积5.8万亩(其中国有原始森林5535亩),森林覆盖率66%,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毛冠鹿、黑熊、野猪、红腹锦鸡、水獭、果子狸、麝、岩羊、羚羊、赤狐、竹鸡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桫椤、巴山水青杠、银杏、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乡内重大事件

1、1986年至1988年,造速生林1.4万亩,覆盖全乡五个村、二十九个社。

2、1990年至1992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先后引进五铜包铁矿、五铜包选场,1995年引进黄猫寨铁矿。

3、1992年,乡政府筹资3万元,建电视差转台一座,信号覆盖全乡。

4、1993年12月,农用电线路全线拉通,主干线路投资65万元。

5、1999年1月,撤消乡铁线电话,架通50门程控电话。

6、2009年12月,汇滩乡卫生院竣工投入使用。

7、2010年9月,乡中心小学完成灾后重建,投入使用。

8、2011年5月,乡综合办公楼竣工投入使用;三园、大垭、草坪、黄峡、高岩5个村的活动室建设完工验收合格。2011年完成贵(民)汇(滩)公路硬化的扫尾工程和附属配套工程建设,县交通局已经组织验收,并交付使用。

9、2012年争取资金30万元,开工建设鱼洞河便民桥,解决黄峡村、高岩村群众出行问题;黄峡村成功回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孙林源回乡创业,投资300万元建设生态猪养殖场1个,年出栏商品猪500头。

10、2013年争取村道公路畅通工程,投资425万元完成大垭里村7.1公里村道路面硬化。

11、2014年引进汉城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万元发展现代林业基地,流转林地21000亩;2014年实施C级危改造项目37户,投资31.45万元;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投资121万元,用于建设草坪聚居点雨污管网和道路硬化,迁入15户75人,使草坪(集镇)初具规模

12、2015年,财政投资50万元,建成汇滩客运站。

13、2016年4月,汇潭电站竣工投入生产,总投资2200万元。

14、2017年8月,全乡5个村级阵地全面完成互联网的搭建。

 

乡级组织建设

党委书记:

郑必永(1986.01——1986.06)

陈宗贵(1986.06——1998.12)

石文红(1999.01——2000.02)

王仕成(2000.03——2000.12)

苏  荣(2000.12——2006.08)

孙  智(2006.08——2010.07)

岳  钊(2010.07——2012.12)

吴庆平(2012.12——2016.06)

岳  凯(2016.06——2017.06)

董金昌(2017.06至今)

乡    长:

刘怀德(1986.01--1989.12)

付绍泽(1990.01--1992.12)

王均涛(1993.10--1997.02)

耿福地(1997.03--1998.12)

王仕成(1999.01--2000.02)

谭  萧(2000.03--2000.12)

苏  荣(2000.12——2006.08)

杨  军(2006.08——2011.04)

戴进才(2011.04——2015.06)

梁  君(2015.06至今)

 

主要交通道路

汇滩乡主干道贵(民)汇(滩)公路全长16.8公里,起于贵民乡街道,止于汇滩乡政府驻地。现有村道路28公里,社道路17公里。

 

主要经济业态

种植业  汇滩大叶茶资源丰富,口感纯正、品质优异,无污染,富含人体必需的硒、锌等微量元素,有集中连片投产茶园2500亩,可年产天然富硒精品茶7500千克,2015年完成大垭、高岩大叶茶低改各500亩,2016年新成立两家汇滩乡大叶茶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增产增收,逐步扩大汇滩乡大叶茶的规模。魔芋是汇滩农民传统的骨干增收项目之一,产量高、投资小,风险低,适宜种植面1400亩以上。全乡有耕地7258亩,人均2亩,以种植马铃薯、蔬菜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稻谷为主,辖区坚果类众多,主产核桃、板栗和猕猴桃。

养殖业  2011年全乡年出栏商品猪3000头,年产值200余万元。2012年成功引进在外创业人士创建生态猪养殖场一个,总投资300万元,年出栏商品猪500头;汇滩乡植被丰富,非常适宜养殖南江黄羊,2015年全乡养殖黄羊1000只,年产值40余万元,重点帮扶张仕威等黄养养殖50头以上大户30户,户均养殖黄羊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借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土鸡养殖项目,2015年,全乡养殖土鸡7000余只,年产值70余万元。重点扶持龙洋等养殖大户养殖土鸡500只以上大户3户,户均养殖土鸡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野蜂养殖也是农民增收的一部分,2015年全乡共有300户养殖野蜂,年出产量12000斤,年产值60万元。

 

乡风民俗

汇滩乡境内乡风民俗众多,仅春节大年初一就有很多讲究。如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大家就起床接一碗山泉水(俗称“银水”)放在房前空地里,并燃放烟花,寓意新年财运广进,挣大钱;大年初一早上,家中的小孩都会接到长辈发的压岁钱,这便是长辈对小辈的祝福。同时在大年初一整天,是不允许打扫卫生的,因为村民认为打扫卫生会把自己的财运扫走。在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都会一起去坟园祭祖,在坟前点上三只香、摆放一碗蜡五花肉、点一支烟、燃烧纸钱、燃放鞭炮,来祭奠祖先,带去问候。还有在初一晚上吃汤圆的习俗,取汤圆的形状和得名,寓意全家团团圆圆。

特色美食是一个地方的“金名片”,汇滩乡便有一道美食深受人们喜爱,几乎家家的主妇都会制作这道佳肴,名为菜豆腐,制作工艺相当复杂,黄豆需要提前用山泉水浸泡12小时,然后在石磨上榨出浆液,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数分钟后,放入应季的蔬菜,等待豆浆凝结成豆腐花约15分钟后,食用时加入自制的辣椒酱,老少皆宜,营养丰富。

梯田式稻谷,汇滩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水源充足非常适宜种植稻谷,因地形影响,境内水田多为梯形排列,灌水便利,种植的稻谷又香又糯。

 

社会事业发展

文  化   有乡文化站1处,村文化活动中心5处,图书室5个。藏书1万余册。

教  育   现有乡中心小学1所、村小2所,在岗教师16人,在校学生117人;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1人。严格执行“两免一补”、“一费制”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全乡320名学生政策全覆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  乡卫生院位于草坪村一社,有副主任医师1人、医师3人,有妇幼保健1人、防保人员1人、病床6张;有乡村医疗点5个,卫生员5人。全乡农村群众参合率达96%,部分村达到100%,基本解决了就近看病、看得起病的问题。

广播电视   无线数字广播电视入户率100%。

社会保障   2016年,城乡低保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民主评议农村低保82户,195人,城镇低保6户,7人。医疗救助20余人次,救助金额达11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76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城镇医疗保险4人,共计资助2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696元,散养农村五保人员1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085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032人;全乡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098121.16元。

红军文化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解放通江城,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共川陕省委、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等党、政、军机关经过汇滩乡,领导川陕苏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创建了不可磨灭的英雄业绩。

 

风景及文化古迹

1、黄金峡石林。黄金峡位于南江县北部山区汇滩乡黄峡村,是川、陕、甘旅游“金三角”地区唯一的分布广面积广、形态特殊、植被保护好、开发价值大的石林群,属神门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两大主要景点之一,与诺水河风景区毗邻,境内石头形状怪异、珍稀植物众多,溪流密布,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清澈见底,缓缓流淌,最终流入通江县诺水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黄金峡之源。横过黄家院,爬坡刚进沟,就是一颗两人圈手难围的参天古树,树型高大,枝叶繁茂,这树……听说是王母娘娘专程下凡种植的一颗月中松,名叫“梭椤”。每逢农历八月拾五,它将回到月宫,数千名老人,围坐在它身旁,编制草鞋,饮酒咏诗,谈笑风声,共话人间。它也正好长在两山交界的峽谷口,一到此处,阴风潵潵,雾气腾腾,梭椤后面,寮叶似刀,杂木成林,林中有一山洞,叫猪洞,洞内宽敞干燥,塑有各种菩萨,逢年过节,热闹非凡,许愿还愿的川流不息。香蜡、钱纸、贡果成山,一遇气候变化,洞内闷声闷气,锣鼓喧天。在破四旧立四新时,才把这些菩萨运至陕西的小中南,做了国家的历史文物。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陕北红军入川来到这里建立苏维红色根据地,当时,敌众我寡,加之保密之差,受到国民军的惨酷屠杀,苦难又延续了十多年,到一九四九年,红四军再次挥戈南下,解放大西南,部队正开到梭椤树险处,又受到敌军的重重包围,和堵塞,红军为了突破封锁线,跟上大部队,将士们甩脱行囊,轻装上阵,一师长的勤务员顺手将一袋军饷(黄金)塞进了路旁的岩逢里。年深日久,山河变迁,水土流失,耕作的农民,发现土内有金,于是就自制金船,撬石去沙,引水淘金。半个世纪过去,九十年代末,这位年过八旬的红军勤务员,带有三五人,重返故地,寻金数日,但他的确已记不清,在那兵荒马乱,争分夺秒之时,将军饷(黄金)所放的具体位置了,回忆多时,只是叹息,便不获而归。不知此事真否?但黄柏垭的条条战壕可以见证;那石岩上“共产党万岁”的红色标语可以见证。随着故事的流传,庙坪里这一古老的地名,就渐渐的变成了黄金峽。

2、张其宽墓。大垭里村人,按碑文讲应该为清朝时期的朝廷命官,墓碑上有斗,据说只有朝廷官员的墓碑上才会出现斗。

3、谢良福墓。据说谢良福为当时的一个大地主,其墓碑高2米多,宽1米多,碑上雕刻的碑画栩栩如生,很是大气。


6.jpg

谢良福墓 

民间艺人

杨景义:大垭里村3社人,现年76岁,从事神像雕刻,因其手艺精湛,远近闻名,很多人慕名拜师。

 

知名人士

张其宽,男,汇滩乡大垭里村人,光绪年间朝廷官员。

张其志,男,汇滩乡大垭里村人,清朝年间任乡约,因其管理有方,受到百姓爱戴,朝廷重视,为嘉奖其功绩,朝廷赐有一块匾额“克绳祖武”,现存放于其后人堂屋。

谢良福,男,据说为当时的一个大地主,因现在已找不到其后人,无法了解其祥细的生平。

杨茂生,男,汇滩乡三园村一社人,现就职于广州市国土局。

付绍勇,男,汇滩乡三园村五社人,现就职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贾支柱,男,大垭里村五社人,现就职于陕西西铁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贾普泉,男,大垭里村四社人,现就职于陕西省洛阳县社保局,任局长。

付  强,男,大垭里村三社人,现就职于巴中市建设局。

贾兰英,女,大垭里村三社人,现就职于巴州区民政局,任工会主席。

周  松,男,大垭里村六社人,现就职于陕西省咸阳市洋林区,任现代农业创新员。

伍  泽,男,草坪村一社人,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广元分行,任副行长,纪委书记。

付国昌,男,高岩村二社人,现就职于四川省招办。

刘中建,男,三园村七社人,现就职于汇滩乡人民政府,任民政所所长。

岳  嘉,男,三园村六社人,现就职于汇滩乡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刘红霞,女,草坪村一社人,现就职于汇滩乡人民政府,任扶贫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