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非遗保护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南江县朱公乡杨岭山村史 钟山村村史 正直镇育林村村史 南江县寨坡乡洋垭村村史 寨坡乡溪口村村史 元潭社区历史 元潭镇元潭村村史 元潭镇下坝村村史 元潭镇五梁村村史 元潭镇彭家缘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檬子村村史 元潭镇凉水社区史 元潭镇回龙观村史 元潭镇韩岭村村史 玉皇观村志 兴马乡饮马池村史 杨坝镇田垭村村史 双庙村村史 李寨村村史 熊家坝村村史 兴马乡红岩观村村史 南江县兴马乡罗岗村村史 下两镇天关村村志 南江县下两镇江口村村史 南江县下两镇柑树坪村村志 五山村村史 南江县下两镇瓦坪村村史 南江镇双元村村史 双桂乡红豆村村史 南江县沙河镇星光村村史 南江县仁和乡钟家湾村村史 坪河镇关坊村史 楠坪村村史 渔坝村村史简编 南江县朱公乡刘家塝村村史 南江县朱公乡百坪村村史 南江县正直镇柳树村村史 南江县长赤镇书房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字库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石寨子村 南江县下两镇黄坪村村志 南江县双流镇磨垭村村史 南江县双流镇黄垭村村史 南江县双桂乡马桑村村史 南江县石滩乡石河寨村村史 南江县沙坝乡三河村村史村情概况 南江县沙坝乡铧尖村村史 南江县沙坝乡大湾村村史 南江县桥亭乡山寨村村史 南江县坪河镇人民村村史 南江县平岗乡桅杆村村史 南江县平岗乡断桥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沈坡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土潭河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双田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铧厂村村史 南江县光雾山镇大营村村史 南江县关田乡西坪村 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雄岭村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乡史 南江县关路乡邻江村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苍蒲村村史 西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五郎沟村史 南江县赶场镇长坝村村 史 南江县赶场镇石龙寨村村史 南江县赶场镇白马村村史 南江县大河镇李家岩村村史 庙坪村村史 流坝乡梅岭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刘家村村史 凉水社区史 红岩乡红寨村村史 红光镇房龄村史 红光镇柏山村史 南江县和平乡孟山村村史 韩岭村村史 桂花园村村史 南江县云顶村村史 南江县高桥乡五山庙村村史 南江县高桥乡龙潭村村史 箭杆村村史 高家河村史 齐坪村村史 甘溪村村志 佛尔岩村村史 凤仪乡永合村村史 凤仪乡清花村村史 凤仪乡东流村村史 大河镇太平山村村史 白珠村村史 正直镇望龙村村史 南江县和平乡油榨坪村村史 红光镇茨竹村史 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村史 文昌村史 蒲坪村村史 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村志 侯家乡北峰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斜岩村村史斜岩村村史 钟山村村史 坪河镇关坊村村史 南江县坪河镇人民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小寨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谢家坪村村史 团结乡罗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西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五郎沟村史 团结乡罗沟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小寨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谢 家坪村村史

云顶村村史的成功撰写,实属不易,由于村上无档案翻阅,所有历史考究资料全靠拜访老农、各个时期所任干部回忆而来,加上时间紧迫、编者能力有限,错漏难免存在,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村情概况

云顶村地处南江县关田乡北部,平均海拔1100米,属边远山区,与南江县红岩乡、通江县铁厂乡接壤,幅员面积10.9平方千米,山地面积15450亩,耕地面积900余亩(其中:水田400余亩,旱土500余亩);全村辖9个社,共258户1134人,在2014年初扶贫攻坚精准识别工作中确定为贫困村,相继共识别贫困户57户,232人。该村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及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


地理资源

纵观云顶村,全村山地广袤,耕地少而分散,不利于规模化发展粮食作物,但发展山地农业优势较明显。其村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典型的山地地貌和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特别适合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随着近年来扶贫攻坚领域的纵深推进,加速了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提升,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有了较大的改观,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现已形成以“两耳一菇”为主,核桃、金银花和特色养殖业为辅的农业产业结构。


历史沿革

1952年之前云顶村与红岩乡部分地区等合称四保,实行保长负责制,1952年由当时的党委政府更名为四个村,并将部分地区划出给现在的红岩乡和关田乡的西坪村,云顶村实际管辖范围由此定型。当时的云顶村被称为二大队,而以云顶之称,是在1976年王国学时任关田公社党委书记时将关田乡的一大队更名为东坝村,三大队更名为西坪村,四大队更名为南溪村,当时的二大队以云鼎府的名称得来云顶村。辖五个生产队,


大事记

1952年,建村立制,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几千年封建时期土地私有制制度,实现了土地下户。

1956年,建初级合作社,丁元义任主席,张应宝任生产大队长。

1957年,建高级合作社,成立大队支部委员会,丁元义任第一任支部书记。何光怀任生产队大队长,主管治安、按月算薪、计公分等。

1958年,建人民公社,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指引下,开始大办钢铁,各大队也开始建立生产队,由此云顶村五个生产队建制开始。并开办食堂,施行统一劳动,统一吃饭的大锅饭格局。

1960年,停止大办钢铁,在大办食堂、大办钢铁的三四年间,人民公社没有具体的的核算方式;没有明确的分配制度;没有家庭和个人的经营活动;农业生产严重萎缩,生活物资严重短缺,饿死人事件时常发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开始出现山中无一树的现象。

1962年至1964年食堂下放,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实施中开始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自行核算劳动力等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1年,整党治党开始。何学武任支部书记,何光怀、何体宗、何光旭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0年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闭关锁国的观念不断转变,大多数人开始走出村门,进城务工。

1995年,三九公路全线贯通。

1996年,农电电力设施全面建成。

2012年,通村水泥路建成。

2013年,奇山州煤矿、铁厂沟煤矿被强制关停。

2014年底,全面开始脱贫攻坚工作,先后进行了农网升级改造、安全饮水工程、标准化村委会、标准化文化室、标准化卫计室、农村危旧房搬迁改造、4G光纤等项目工程。

 

水利、交通和社会事业发展

1975年,在时任书记何体宗的带领下,全体村民精诚团结、奋力拼搏、不等不靠。在支部村委的带领下,集资投劳,建成白坪大堰(白杨坝至茅草坪),全长4公里。

1995年,因发展需要,在时任党委书记何昌宪的带领下,全乡百姓投工投劳,三九公路全线贯通,自此,云顶村彻底结束束了肩挑背磨去赶场的历史。各社道路在2008年前后全面建成。

云顶村小学,最早建在九曲水的庙梁上,后搬迁至现阴家屋所在地,后又搬迁至徐家河,最后迁至现址。因特殊情况,现由村委会修缮并使用。自村小建成上课以来,吴廷朝、周兴家、李可多、杨天贵、张仁德、陈绪金、郑光荣、徐永强、何玉群、何平宗、何学儒、李灼先、雷国政先后在此任教。

 

贤哲名士和民间艺人

何敏德、何远德兄弟二人,在清朝时期,被当时的皇帝封为何大老爷、何二老爷,云顶村所有何氏家族由此发扬光大。

何昌兴:解放前大地主,曾在国民党时期任县巡官,职位相当于如今的公安局长。

何昌兰:自创经教,开坛设法。主要会死人开路、主丧、和冤、风水等。

陈尚忠:老端公先生,传闻会上刀山、下火池等绝技。

何昌燕:私塾老教师,曾自主开办学堂。

何学儒:优秀教育工作者,退休前任关田乡中心小学校长。

杜纯裕:1960年l0月出生,大学文化。 1981年7月任赶场乡政府文书兼乡团书记。1983年10月任共青团赶场区委书记。1985年4月在南江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先后任县人大办副主任、财经委主任。1993年3月任南江县工业经济管理局副局长。1994年8月任南江县计委副主任。1996年2月任南江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直工委常务副书记。1996年10月任南江县委办公室主任。1999年7月任南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02年12月任南江县政协主席。

郑光荣:曾先后在中心校、村小任教16年,后任云顶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多届。时任村主任期间,为云顶村结束了不通公路、不通农电的落后时代。

陈芝芳:任云顶村支部书记时大力发展党员,为云顶村的党组建设立下功劳。

何玉成:先后担任云顶村会计、村主任、支部书记,2016年调任北极乡任武装部长兼副乡长。

何欢:2008年毕业考取的大学生村官,先后任东坝村主任助理、支部书记。2016年至今调高塔乡任副乡长。

程俞翔:巴中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抛家舍业,扎根云顶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主抓脱贫攻坚,为云顶村顺利完成脱贫摘帽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村级组织建设

1957—1959年,初设支部,丁元义任支部书记。何光怀任大队长。

1959—1971年,何兴宗任支部书记,何光怀任大队长。

1971—1973年,何学武任支部书记,何兴宗任支部副书记,何光怀任大队长。

1973—1976年,何体宗任支部书记。何光怀任大队长。

1976—1979年,何学武任支部书记。何光怀任大队长。

1979—1983年,何兴宗任支部书记。何光怀任大队长。

1983—1993年,何光旭任支部书记。

1993—1995年,邵克简代支部书记。

1995—2002年,陈芝芳任支部书记,何家奎、郑光荣先后任村主任。

2002—2004年,何玉成任支部书记,郑光荣任村主任。

2004—2007年,杜纯奎任支部书记,郑光荣任村主任。

2007—2013年,郑光荣任支部书记,何玉成任村主任。

2013—2014年,刘源平代支部书记,何玉成任村主任。

2014—2016年,何玉成任支部书记,陈芝伦任村主任。

2017—今,陈芝伦任支部书记,郑长松任支部副书记、村主任。

2015.8—今,巴中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干部程俞翔任驻村第一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工作。

 

主要姓氏来源及分布

云顶村现主要姓氏中,何姓占全村40%以上,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社,据老一辈介绍,其来源是由湖广填四川时期迁居而来。

陈姓占全村10%左右,主要分布在五社、四社部分地区,据说是由何家过房而来,所以在当地一直有这样一句话说:陈何二姓是一家,是不能联姻的。姚姓来源跟陈姓大致相同,其余还有郑、朱、胡、杜、杨、赵、陆、李、王等姓,基本上都是近几十年从外地迁居而来。


民风民俗

云顶村自古以来,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全村村民大凡有红白喜事婚丧嫁娶都要杀猪宰羊置办酒席,而这当中那是相当讲究的,先从红事说起,周男嫁女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男的到了适婚年龄,其父母或者亲戚就会私下了解、打探门当户对的适龄女青年,并委托口才好的人前去传话,传话这人俗称介绍人,如果女方也有相同意思便邀介绍人回来回话,然后,男方开始准备礼情等前往女方拜访(俗称走人户),结婚前还要进行落拜程序,女方会把直系亲属的名单提前交给男方,男方也要准备相应的礼情前去走人户,待最后一道程序落拜结束后,双方就可以请人订结婚时间了(俗称看甲子)。结婚办酒女方三天,分别称歇客、正酒、谢客,男方四天,分别为歇礼上、歇客、正酒、谢客。席桌上的菜品必须为双数。男方正酒第二天,夫妻双方必须一起回娘家住上三天,俗称回门。结婚第一年春节,大年初一,也要准备礼情回娘家拜新年。

而白事过事相对简单,在选择葬期上,必须请会端公的艺人仔细推敲,定下时间。出丧头天晚上,必须组织法事,给亡者超度。席桌菜品为单数。自愿随礼,出殡当天结束收礼,不能补礼。从死亡当天算起,第七天为头期,第一百天为百期。一年后为周年。死者亲属和后代必须亲自上坟悼念死者。

另外,也有家中老人遇整数生日,乔迁新居,子女升学等喜事时也有请客办酒的,但都相对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