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非遗保护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南江县朱公乡杨岭山村史 钟山村村史 正直镇育林村村史 南江县寨坡乡洋垭村村史 寨坡乡溪口村村史 元潭社区历史 元潭镇元潭村村史 元潭镇下坝村村史 元潭镇五梁村村史 元潭镇彭家缘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檬子村村史 元潭镇凉水社区史 元潭镇回龙观村史 元潭镇韩岭村村史 玉皇观村志 兴马乡饮马池村史 杨坝镇田垭村村史 双庙村村史 李寨村村史 熊家坝村村史 兴马乡红岩观村村史 南江县兴马乡罗岗村村史 下两镇天关村村志 南江县下两镇江口村村史 南江县下两镇柑树坪村村志 五山村村史 南江县下两镇瓦坪村村史 南江镇双元村村史 双桂乡红豆村村史 南江县沙河镇星光村村史 南江县仁和乡钟家湾村村史 坪河镇关坊村史 楠坪村村史 渔坝村村史简编 南江县朱公乡刘家塝村村史 南江县朱公乡百坪村村史 南江县正直镇柳树村村史 南江县长赤镇书房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字库村村史 南江县元潭镇石寨子村 南江县下两镇黄坪村村志 南江县双流镇磨垭村村史 南江县双流镇黄垭村村史 南江县双桂乡马桑村村史 南江县石滩乡石河寨村村史 南江县沙坝乡三河村村史村情概况 南江县沙坝乡铧尖村村史 南江县沙坝乡大湾村村史 南江县桥亭乡山寨村村史 南江县坪河镇人民村村史 南江县平岗乡桅杆村村史 南江县平岗乡断桥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沈坡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土潭河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双田村村史 南江县贵民乡铧厂村村史 南江县光雾山镇大营村村史 南江县关田乡西坪村 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雄岭村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乡史 南江县关路乡邻江村村史 南江县关路乡苍蒲村村史 西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五郎沟村史 南江县赶场镇长坝村村 史 南江县赶场镇石龙寨村村史 南江县赶场镇白马村村史 南江县大河镇李家岩村村史 庙坪村村史 流坝乡梅岭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刘家村村史 凉水社区史 红岩乡红寨村村史 红光镇房龄村史 红光镇柏山村史 南江县和平乡孟山村村史 韩岭村村史 桂花园村村史 南江县云顶村村史 南江县高桥乡五山庙村村史 南江县高桥乡龙潭村村史 箭杆村村史 高家河村史 齐坪村村史 甘溪村村志 佛尔岩村村史 凤仪乡永合村村史 凤仪乡清花村村史 凤仪乡东流村村史 大河镇太平山村村史 白珠村村史 正直镇望龙村村史 南江县和平乡油榨坪村村史 红光镇茨竹村史 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村史 文昌村史 蒲坪村村史 南江县赤溪镇金银村村志 侯家乡北峰村村史 南江县红四乡斜岩村村史斜岩村村史 钟山村村史 坪河镇关坊村村史 南江县坪河镇人民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小寨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谢家坪村村史 团结乡罗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西沟村村史 南江县关坝镇五郎沟村史 团结乡罗沟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小寨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乡史 南江县八庙镇普照寺村村史 南江县八庙镇谢 家坪村村史

编辑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  任:张中清

副主任:孙志浩

编委:孙克伟  孙晓成  张  洪  蒲小琼  孙明理 

杨岭村村志编撰委员会 编著

 


 1.jpg


2.jpg


3.jpg


4.jpg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乡村文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是如今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编撰志书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传统文化的逐渐流失的当下,志书能够很好的保留文化的脉络,传承文化的延续,这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对一个乡村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辈就在脚下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历尽艰辛,开垦荒地,造就村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昔日的破旧土房,变成了眼前高大楼房,昔日的泥泞狭窄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公路,广电、通讯、网络覆盖村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编修村志,让子孙后代了解本村的历史。

在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走访了解收集资料,这部村志反映了杨岭村地理、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杨岭村村志》终于填补了杨岭村没有村志的空白。

但在编写这种中水平有限,缺点难免,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及时修正。

 

第一章  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与地质与气候

一、地理位置。杨岭村位于杨岭山脚下,东与斜岩碥村接壤,南邻平梁镇福星社区,北接刘家塝村,西与凤仪乡四村为邻。全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有耕地1200亩(其中水田421亩,旱地779亩),辖4个村民小组。

二、历史沿革。解放后,土改时期,实行区、公社、大队建置时,孙家山属朱公乡管辖,命名“四大队”,大队下设4个生产队,走马坪为1小队,方塔子为2小队,毛芋沟为3小队,雷达梁为4小队,小队下改作业组。80年代中期费除大队制,以山名命名为“杨岭村”。村下设4个社:走马坪为1社,方塔子为2社,毛芋沟为3社,雷达梁为4社。  

三、地质与气候。杨岭村在地质结构上属高寒山区地带,海拔1000米。东为山林,南为沟谷,其余均为田地。杨岭村属于寒冷性季节气候,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6℃,冬季最低气温-5℃,全年降雨量一般在400毫米左右,雨理集中在5-8月份。


第二章  人口发展与变化

一.、人口规模

解放前人民群众生活十分贫困,医疗条件极差,全付人口678人,解放后至2017年全村人口1363人。

二、自然变动

解放前人民生活贫困,有病无处看或有病看不起,人口出生率很低,死亡率很高,导致自然增长率缓慢。解放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数量增加较快,1950年至1790年人口出生率达到15%,死亡率降至6%。

三、人口构成

杨岭村是一个没有少数民族,纯汉族的自然村。自1977年以后,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落实,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宣传教育,男女性别差距进一步缩小,至2017年底,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基本持平,全村1363人,男性680人,女性683人。

四、姓氏人口

杨岭村人口中孙氏占全村人口的90%,其刘氏、陈氏、张氏等占全村总人口10%,孙氏人口多,故起名为孙家山。


第三章  村组织建设

杨岭村党支部成为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六大任务之一,进一步阐明了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历史方位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必须不断夯实党的基层基础的极端重要性。


组织发展状况

1949年-1951年,组织机构称党小组, 吴华传任大队长,中心工作是安定社会秩序,建立和巩固地方人民政权。

1952年-1955年,党组织机构称党支部,党员7人,党小组2个,吴训传任支部书记,吴秀传任村主任。

1955年-1961年,支部发展到党员12人,党小组4个,孙克道任支部书记,吴秀传任村主任。工作任务是动员群众入社,为初级社往高级社过渡。工作任务兴修水利,开荒劈崖,扩大土地面积,增加群众收入。

1981年-1994年,支部党员14人,党小组4个,孙克龙任支部书记,孙克敬任村主任。工作任务由大集体向土地承包到户的组织、转化和宣传,稳定社会工作,推进农业生产责任制,推进水稻杂交技术。

1995年-1999年,支部发展党员18人,党小组4个,吴吉德任支部书记,孙克敬任村主任。工作任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宣传、指导,协助村委会由种粮为主的单一型经济,向多种经营种植过渡的调整和组织工作。

2000年-2005年,支部发展党员21人,党小组4个,孙克坤任支部书记,孙治浩任村主任。

2006年-2009年,支部发展党员27人,党小组4个,孙治浩任支部书记,孙治浩任村主任。工作任务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对村民带来实惠的宣传。

2010年-2013年,支部展党员27人,党小组4个,张中清任支部书记,孙治浩任村主任。工作任务是产业结构的宣传,指导农业生产技术。

2014年-2017年,支部展党员31人,党小组4个,张中清任支部书记,孙治浩任村主任。工作任务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杨岭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在扶贫工作中,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杨岭村216人贫困人口脱贫,至2017年已脱贫96人,25户。

村党支部、村委会立足村情,对水、电、道路、房屋等基础建设,积极与扶贫部门衔接联系,产业扶持到户,投资16万元,种植葡150亩,组织农户载万寿菊120亩,栽植果树10万株,危房改造17户,改造资金14万元,修建聚居点10套楼房,异地搬迁14户,硬化社道路2条7公里,修建5个自来水设施,覆盖344户用水,改造农电正在施工。


文化宣传

1950年—1954年,村党小组根据上级的指示,组织党员学习党和政府有关土改政策。

1956年,支部组织党员干学习农业生产发展纲要《草案》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政策精神。

1957年,结合反右斗争,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党的实事政治。

1958年,宣传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教育干部群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1959年,通过写标语,办专栏等形式宣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1960年,用广播、黑板报、报告会宣传对干部群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政治思想教育。

1964年,支部党员干部通过大队干部会,小队会宣传“反修”思想教育。

1965年,是学习毛泽东著作的高潮阶段,通过组织干部群众专题学习外,还要大张旗鼓地办学习讲座会,编演文艺节目,评选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

1966年—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基层党组织基本被处于停止状态。

1973年—1976年,宣传围绕“批林批孔”,大队支部布置小队全面铺开,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977年—1978年,宣传重点是批“四人帮”反革命罪行。

1979年—1982年,重点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采取大小会议、专题会议、广播、文化、报刊等形式,达到家喻户晓。

1983年—1985年,重点宣传“文明礼貌”、“五讲四美”、“三热爱”为内容的全民文明活动。

1986年—2010年,围绕村发展经济,开展宣传产业结构调整,低产作物改为高产作物,以及经济经营改革体系和内容。

2011年—2017年,开展加快脱贫致富政策步伐宣传,推进杨岭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第四章  经济

孙家山自有村以后,直到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一直是一种自然经济的生产模式。生产能力有限,生产技术落实,投资不足,产量不高。其生产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后,土地实行农民集体私有制。到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前,坚持了近30年的集体经济。这期间,集体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投资加大,产量逐步提高增收,农民生活有所改善,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改革开放,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孙家山实行了家庭联产责任制,集体经济又一次发生重大改革,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生产力不断提高,收入不断增长,孙家山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经济结构

在孙家山建村以后,农业生产历来占主要地位。农业收入也是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中种植业是最主要的产业。在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林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业成为孙家山的支柱产业和经济项目。全村的经济收入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

5.jpg

孙家山地处高寒山区,土地分散,一旦天旱,产量锐减。解放前,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亩产700斤左右,解放初期,政策好,人心齐,农民劳动积极性高,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粮食亩产达到900斤左右,学大寨期间,但全村的粮食亩产仍在1100斤左右,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农民的劳动热情高涨,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发生了历史飞跃,平均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

6.jpg

种植品种。孙家山的种植业以种植粮食为主,粮食结构的主要品种以水稻、玉米、薯类、小麦等。其中水稻是主要作物,但红薯比小麦种植的面积多。种植的小杂粮有:荞麦、绿豆、黄豆、小豆、花生、胡豆、豌豆、冰豆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等;种植的瓜菜类:西瓜、南瓜、东瓜、苦瓜、黄瓜等;南瓜种植多,其余的要少些。种植蔬菜的有白菜、青菜、红萝卜、白萝卡、葱、蒜等,在田坡地角种过萹豆、毛豆。


农电交通建设

1987年开始,通电设备到201和洗衣机,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至2017年,杨岭村已建成4条水泥公路,其中1条乡道路,其余是社道水泥路,公路建成后,进一步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通讯网络建设

1998年,杨岭村安装了第一部电话,90年代后,杨岭村的通讯一年一个样,至今为止,村里所有农户都装了电话,部分农户购置了手机,电脑。


运输劳务

历史上,运输劳务在杨岭村不是主要产业,只是一个补充部份,从业人员活动性大,业务不因定,收入也不稳定,但是,每户农民的具体情况不同,侧重点不同,在农业、林业、养殖业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运输劳务仍然是杨岭村经济活动的有力补充,甚至是一些农户的主要收入。

1.运输。从集体时期就有5辆板车,运输修房的石头、水泥、肥料等;之后有1辆汽车和1台手扶拖拉机也从事运输业务,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75年。土地实行“大包干”后,运输业逐步发展起来,杨岭村有10辆运输汽车,其中2辆农用车。

2.劳务。1982年以后,杨岭村有一部分农民,在不耽误农活的同时外出务工,有的在四川省内,有的在外省有季节性的外出务工,也有常年性在外务工;2000年后,劳务从业人员逐步增加,收入逐年增多,到2017年劳务从业人员达到780人,收入1200万元。


第五章  文化

教育与科技

一、清末民国是的教育

清末至民国,学校主要有三类,私塾、义学、官学,杨岭村只有一所私塾。


私塾的设置

私塾是传统的办学形式,是私人设置的小学堂,以文化程度分为蒙馆和经馆两类,以办学形式分为三种:富裕人家请老师在家教授子弟,称为教馆。教师设馆教授学生称为私塾。

杨岭村只办了一所私塾,教书先生孙兵梧,相当有文才,是个秀才,字写得极好。教学工作很负责任,专门招收杨岭村这一片的学生,共有7-8个学生,不分年龄大小(7-11岁)都可入学,共有一个班。用家中的一两间房就是教室,彩光极差。教学设施只有一把戒尺、一个砚台、几支毛笔,课桌是长2米宽40厘米的木板用土坯支起来的,凳子是学生从家里自带,学生读书,写字,坐在一长溜,做作业相互有影响。


私塾的学费

私塾的学费不等,分穷富不同,穷人一个学生一年两斗或三斗粮食,富人一年一生石(1石=10斗,约400斤),每年两节要给孔子敬香钱,一是五月端午每个学生根据家境贫富把钱装在盘中里,顶在头上送到学校,归老师所得,老师对学生也是以礼相待,每个学生有两个糯米粽子,二是八月十五,老师打发学生两个柿子,平时还要请老师吃饭,老师一定要坐上席。


私塾的教学与课程

学生每天早晨入学先给孔夫子像叩头,然后给老师作揖,再入座读书,上午老师分别把学生喊到面前教新书,一次三五个句子,教完后学生入座读背,熟悉后到老师面前背诵,背后再教三五句,学生继续入座读,下午先由学生背诵,后把学生新学过的部分给老师再背,一直把一本书读完背完,达到通背全本再教新书。

学生除每天读书背书外,也学点算术,加减乘除学生每天写一篇大字,礼学由老师仿影,学生按仿影描写,后来由学生按字帖临写,每天老师批改一次。


私塾对学生的道德标准

一论孝俤二论品行,三论荫子四论文,做人要有道德,用仁义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


幼儿教育

解放后各级政府尤其村干部对村教育十分重视,从1956年开始,杨岭村各社办起了“育红班”寓意为“培养红色后代”杨岭村3组“育红班”是本组马华英(女)当老师,校址在她家里,堂屋做教室,教室里有一张课桌,几条长板凳,自制了一些教具,院坝是学生活动场所,没有教科书,学生不做作业,上课以游戏活动为主。自制了小棒,教学生数数,认识1-10以内的数,教唱儿童歌曲和民谣歌“坐排排,吃果果,幼儿园的果果多,你一个,我一个,还给妈妈留一个”进行爱的教育,传承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生不交学费,老师的工资按本组同等妇带劳动力给工分,每天8分,每月240分,一年结束按工分称粮做报酬。

1982年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从1986年开始,学前班分为小班、大班,小班招收4岁幼儿,称幼儿班。大班招收5岁幼儿,称学前班。

幼儿班、学前班开设卫生习惯、体育、劳动、思想品德、语文、常识、计算、音乐、美术,上课游戏为主,大小班都存区别,一般不留家庭作业,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学前班每学期进行一次简单的考试。


小学教育

杨岭村的小学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倡导下,教育逐步走上正轨。

1956年,办起第一所小学,一个教学班,教学点设在孙治雨家里,蒲发言老师任教。1958年,增加到3个教学点,增加2个老师,一个叫孙锐宗,另一个叫汪珍莲,教学点设在二组村民孙连宗家里,堂屋作为教室,还有一个教学点在村民孙育宗家里。1959年,在长七间修起了学校。办起了完全小学,全称“南江县朱公乡杨岭村小学”。全校有七个教学班,小学6个班,初中一个班,任课教师有9人,其中民办教师3人,其余是公办教师,全校学生有234人,1989年初中班撤销。


三、学制课程设置

1951年-1954年,村学校为初小,1-4年级,一、二年级开设语文、算术、唱游、图画、劳动,三、四年级开设语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劳动6科。

1960年,试行5年一贯制,其课程设置有周会、语文、数学、常识、手工劳动、体育、音乐、图画、自习等科。

1989年,实行小学六年制,一至三年级开始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四至六年级开设政治语文数学体育自然音乐美术7科。

上课时间两极制,即上午和下午,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四节课,下午2节课,星期六上半天,四个课时,下午放假。星期五下午都安排的两节。


四、科技

一、家用电器的发展。旧中国文化落后,科技之类无从谈起,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家用电器、电话、科技得到快速推广。

1.1957年本村孙明义老师买回全村第一台收音机,以后相继发展增加。

2.1960年,杨岭村当时是高级社,当年开始使用第一部手摇电话机,安装在孙克敬家(当时担任大队长),

3.1964年开始使用电照明,在之前生活照明一直都是松光、桐油灯,煤油灯。

4.1969年本村第二位孙明义买回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从此杨岭村有了第一台电视机,次年第三社孙光家买回全村第二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以后每年都陆续增加。

5.1970年,杨岭村据统计,拥有收音机15部,电风扇6台,黑白电视机7台,普及率达5%。

6.90年代,一社村民吴登强率先安装了一部家用固定电话,然后全村安装了38部,截止2009年来,因手机的出现和发展,家用固定电话下降到16部,。

7.手机。杨岭村的手机开始出现是在1993年当时是一社孙全兵开始使用“大哥大”,之后本村部分青年使用传呼机,据1994年统计,拥有手机10部。

8.2000年后,村民安装空调25台,拥有冰箱308台,热水器221台,电脑86台,洗衣机295台,手机1200余部。


五、设科技办公室是科技发展的需要

1990年,村里开设“科技办公室”孙克敬任科技主任,吴宗述任科技副主任,主管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引进“汕优63”,实施育秧技术。

推广种植高产水稻,全民推广种植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培育的高产水稻良种”村民粮食够吃有余,增加了收入。

普及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从选种育苗栽种施肥等的管理直到产品收获,提供全套的生产技术指导,确保村民蔬菜种植丰产丰收。


第六章  文化与体育

文化

杨岭村是古老悠久的文化村,三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化事业就比较繁荣。当时的“川剧团”班主是孙作林。孙明仁家境富裕,他喜欢戏剧,他自筹资金购买箱柜、衣帽等,从此孙家山川剧团诞生了。逢年过节为村民演出,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方圆百里很有名气。

孙作霖为团长,司鼓。孙治远、孙治地、孙庆宗等为乐队。剧中角色俱全,有生、旦、净、丑等,几十年来,演出剧目很多,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滨”“三岔口”等。其中《红灯记》在全区汇演中荣获“二等奖”。

杨岭村被传颂为“文化之村”,一点也不夸张,除了有固定的川剧团外,还有不同时期的青壮年文艺活动爱好者,为配合那个时代的政治形势排练出有影响的节目。

文革时期,成立了村文化室,副大队长吴宗述管文化室工作。利用文化室,利用文化室这块阵地,演出舞蹈《阿瓦人民唱新歌》《丰收舞》《老两口学毛选》等等,这时期的文化生活是十分活跃,村上也成立了秧歌队,由吴宗述牵头,青年男女自发参与,节假日或在村上开社员大会。在开会前围成圆圈扭起了秧歌。大家欣喜若狂,喜笑颜开。

特别是节日演出到中午无人管饭,他们发牢骚地唱出:“呛、呛、呛呛七,肚子饿得两张皮,有亲戚的找亲戚,无亲戚的回家吃。”秧歌队一直到多年以后,杨岭村的秧歌在大家的记忆里都是新的。


体育

杨岭村的体育活动影响极大,年轻人尤其是复员退伍军人吴法德很重视体育锻炼,篮球队在全乡首屈一指。

篮球队,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杨岭村的篮球队成立了。复员退伍军人吴吉德任队长,队员有孙克奎、孙克坤、孙克顶、孙睿宗、吴科德等,球队队员坚持刻苦锻炼,星期天学生离校,队员们就在学校操场上训练,有时候把外单位的球队请到本村举行比赛,利用农闲时,多次与邻村的篮球队进行友谊赛、联赛等不同形式的比赛活动。

除了篮球还有玩沙包、打弹工、射箭、拔河,藏猫猫等,在妇女中则流行踢毽子和跳绳。

7.jpg

清末民初时期的农业

本村的自然条件适宜农、林业发展,农业生产以种植为主,粮食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红薯、绿豆、黄豆、豌豆、毛豆、扁豆等,其中水稻、小麦、玉米、红薯为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有:烟叶、黄麻、花生、零星的棉花等。

畜禽饲养有:猪、牛、羊、鸡、鸭等,没有渔业生产。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都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具古老简陋、耕地、整地农具有:梨、钯、手工农具有:锄头、镰刀、背篓、桶等,运输工具靠肩挑背驮。

民国时间农业生产仍为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工具、耕作模式仍然简陋,封建的土地制度没有废除,孙家山的孙国凡、孙国兵、刘德高等家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自己占有的土地租给佃农耕作,收取地租进行封建剥削。地租的形式有定租、分租、以工代租等形式。

当时杨岭村人民深受沉重的封建地租和赋税的剥削,使一家一户的生产者无力扩大生产规模,加上频繁的水、旱灾情和兵荒战乱,尤其是民国中后期,农业生产处于灾难时期,粮食传入很大,畜禽养殖难以发展,生产衰败。有较多数农民没有饭吃、没房住、冬天没棉衣,杨岭村三社刘三要,无房无地,靠乞讨过生活,一要吃,二要留,三要钱,晚上住岩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业,解放后各级政府首先在农村组织生产救灾。解决广大贫苦农民的生活困难,实行“二五”减租减税,限制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1950年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1952年秋完成土地改革任务,使本村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耕牛、农具、粮食等五大财产。从而废除了历史上几千年得封建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解放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得到迅速的发展,全村农业产值大幅增长。

土改后,由于一家一户分散耕作,无力兴修水利,抵御自然灾害,仍无法摆脱生活困境,1953年冬,政府号召农民群众群众,走相互帮助合作之路,掀起了农业相互合作化运动。至1958年底,经过5年的时间的发展,就成了最初的农民合作社,再发展就到了高级合作社。

1958年国家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掀起了全国性的“大跃进”运动,年底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高潮,人民公社既是行政机构,又是经济机构,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一切土地归公社,生产统一指挥,统一种植作物,统一配劳动力,统一分配收益。大办集体食堂,在一起吃饭,吃饭不要钱。大跃进的狂热,加上“反右倾”运动,使“共产风” 、“革命风” 、“浮夸风”盛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上1959-1961年间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产量大幅下降,粮食严重短缺,同时还出现了大批浮肿病人。

1978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同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推行统分结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恢复和扩大田地,恢复农民集贸市场,发展农村副业和多种经营。杨岭村当时有11人组成副业大队,主要种植经济作物、药材,其收入归全村。从那时起,农业经济开始繁荣。

杨岭村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全村人民改善了生活条件,大力开展治水、治土、治山。1960-2009年全村共建水库1座(毛玉沟水库)蓄水量10万立方米,堰塘12个,蓄水池29个,基本满足了全村所有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

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实行科学种田。50年代起引进良种,推广实现密植、排渍防涝、开展虫情测报、加强植保,改革耕作制度,60年代推广薄膜覆盖,70年代推广嫁接技术,80年代推广薄膜育秧,薄膜种植玉米,90年代推广大棚温室技术,推行化学除草技术,2000年后推广科学种田。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使农村农业生产水平赶上了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使杨岭村人民奔弛在“小康”生活的道路上。


第七章 林业

8.jpg

一是经济林。1976年,村里开始发展经济林,村党支部首次引进梨树、批杷树种,在二社水儿湾栽植雪梨树近30亩,其收入归二社集体所有,1988年在四社雷达梁栽批杷村10亩,次年又在一社栽批杷村5亩,1993村支部村委为村民免费提供核桃树苗,在三社杨岭山栽核桃树150亩,停耕的土地按每亩150元补偿给农户。由于村民不重视核桃树的培养和技术管理,加上自然灾害,果树逐年减少,效益降低。1983年联产责任制后,村委组织人员外出学习栽培技术,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村指导果树栽培技术,并号召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密植型、短枝型、矮化型果树,到2000年后,户户有果树,人人会修剪管理,孙家山的经济果树的品种有苹果、梨子、李子、桔子等。2017年乡政府为振兴林业经济,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在一社栽葡萄150亩,为孙家山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长远的基础。

二是木材林。建国后,杨岭村党支部村委会大搞植树造林运动,在荒沟荒山成片造林,1979年在杨岭山栽松柏树100亩,1979在小儿梁栽、、松柏树50亩,1981年在荒山沟边四旁种植桤木树、阳槐树、柏杨树等木材树种,至2017年木材收入人均达到500元,林业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杨岭村向新村发展的经济费用。


第八章 水利建设

建国前杨岭村的蓄水问题,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导致多数水塘管理不善,塘被山洪冲毁,塘沟淤泥渐渐升高,塘内边缘杂草丛生,便蓄水量降低,群众说我们的水塘不算少,无力管理长的草,青苗插秧靠下雨,但求苍天伶人性,多年来,没有解决水利问题,给村社的生活带来困难,因为没有水塘,没有堰,俗话说“种好庄稼在人,收不收粮食在天,一年到头天天流汗,三十中午吃不上白米饭”。

建国后,杨岭村历届领导为农业旱涝保收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动员广大村民大力兴修水利,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共修了6条引水堰渠,1座水库,整修了7口堰塘,新挖了5口堰塘和52小型水池,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蓄水工程

(一)毛玉沟水库。毛玉沟水库是杨峻村蓄水量最大的一座水库。们于杨岭村3社二组两山峡谷之间,筑坝条件优越,施工方便,坝呈口小肚大型,村支部,村委调动全村村民,筹资投劳1965年10月开始动工,1977年3月竣工,毛玉沟水库坝底宽70米,有效容量10万立方米,可灌溉水田800亩。村民的吃粮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在建毛玉沟水库的哪几年,没有挖掘机,没有破石机等等,靠人工劳作,靠肩挑背磨,背土筑坝,抬石砌砍,但广大群众不怕苦,不怕累,斗志昂扬,三组村民孙克哲,他爱编“顺口溜”,有出口成章之才,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潮感动了他,便随便随口唱道:

社员们真能干,兴修水利走在前。

动员全村女和男,百万大军不怕难。  

妇女们不简单,干活胜过男子汉。

有的妇女把土铲,有的妇女把土担。

有的妇女握炮钎,有的妇女把锤掂。

妇女个个都能干,都是现代花木兰。

修水库,战山沟,高山大石听我遣。

叫你上坝你上坝,叫你下沟你下沟。

叫你堵水你堵水,叫你滚蛋你滚蛋。

杨岭修起大水库,乱石荒坡变粮田。

吃起大米香喷喷,政府好处说不完。


二组村民孙谷宗,是个木匠,兴修水利被感动,他设计制作了“鸡公车”、“十轮卡”、“吊机”等运输工具,减轻劳动强度,这些小发明,充分说明劳动人民感悟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充分显示了村民兴修水利有一股不可抗拒的热情。

(二)蓄水塘。杨岭村的蓄水塘共84口,其中最大的一口是方塔塘,可蓄水300立方,一社21口,可蓄水450立方,二社28口,可蓄水720立方,三社17口,可蓄水340立方,四社18口,可蓄水570立方,2013年后村支部、村委十分重视微型蓄水池,他们深入到户,帮助设计规化,测量定位,帮助调整土地,解决农户之间的存在问题,为修微型水池,为百姓排忧解难,使全村微型水池的修建达到全村户数的90%以上。


二、引水工程

全村共修建6条堰,灌溉780亩田地。其中茅坪梁堰建成的时间最早,效益最大的一条堰,茅坪梁堰于1970年10月动工,1973年3月施工,从茅坪梁山林穿过,全长60米,保证了杨岭村550亩水田的灌溉,又可使堰320亩旱地保丰收起了关键性作用。现在还可以给蔬菜大棚,可以给茅坪梁张毅的两个养鱼塘提供供水。

茅坪梁堰修建了两次,第一次是1971年10月动工,1976年3月竣工,当时建修时用石板石块修建成,由于石板衔接性不好,久之,许多地方垮塌。2005年9月村支部、村委向上级政府申报争取资金,组织本村劳动力在原堰基础上修建成混凝土结构,渠道于2006年4月竣工。彻底的改变了渠道堵塞,漏水问题,解决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困难。


饮水工程

(一)水儿湾饮水站。水儿湾饮水池于2009年8月动工,2010年5月竣工,该饮水站是二社2组和一社1组村民集资和南江县水利局赞助相结合建成的。在资金困难的条件下,沙石20余方,水泥15余吨,水管子2000米,内径50厘米,共计金费35万元。为了减轻工程的投资费用,施工前的工程测量,物资的近距离运输,水泥的存放,材料的看管等零星劳动工均为群众自发的义务劳动,在他们的齐心共同努力下终于建成一座标准、规范的饮水工程,使二社2组和一社1组,共计130户,670人受益,吃上了安全生活饮用水。

(二)毛玉沟水站。毛玉沟水站于2015年9月动工,2016年4月竣工,供应三社三、四组村民饮用吃水,共计投资10万元,34户,132人受益。

    (三)牛马场饮水工程。是我村饮水工程规模最大的工程,它是南江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5月动工开建,总共投资89万元,溶水240立方,水源是将毛玉沟水库的水提升到池内,再净化,使全村344户,1363人受益


第八章 养殖业

9.jpg

杨岭村养殖牛、猪、羊、鸡、免、鸭等。但是养牛不以增加自身的经济价值为主,也不作交易,而是服务农业耕地作为主。养猪、养羊、养鸡等收入不是很高,一般只占总收入的2-3%,70年代人们为了多领粮食,养殖业有所发展,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10%,80年代以后养殖业收入逐步增加,其收入走到全村总收入的13%。

一是大牲畜。杨岭村饲养大牲畜是牛,牛有水牛、黄牛,养殖黄牛户多些,一户养殖一头牛,一户养两头牛的很少。牛适应性强,劳役持久,耐粗饲,剔驯服,主要是服务于农业耕作,用于农田作业。

二是家禽家畜。猪。猪是畜之一,一般产肉80-100公斤左右,猪的饲养比较简单,饲料主要是粮食及粮食的副产品和青饲料等。解放初,由于养猪饲料不足,饲养成本高,一般农户养猪比较少;人民公社时期,杨岭村基本上家家都养猪,当时国这政策鼓励农民养猪,养猪给饲料粮食,每年10月1日登记家家户户的养猪数量,每一头肉猪留补50斤,母猪留粮100斤,仔猪留粮5斤。社员养的肉猪不能自由屠宰,自由上市,要130斤以上,刀儿匠才能屠宰。当时的政策是吃一卖一,吃一留半,必须卖到国家在乡镇设立的食品站,由食品站分等级收购,每斤收购价在0.56元左右,由于人们舍不得在饲料上投资,养猪的成本不高,但饲养时间较长,一年才能出售。在70至80年代,全村养猪的数量在量增加,全村养猪数量达到340头,收入50万元。

大包干后,孙家山养猪向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养猪大户一社张函明,四社吴松德建起了新式圈舍,采用先进的饲养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羊。养羊也是主要家畜畜种,杨岭村荒沟荒坡较多,又靠近大山,养羊投资也不大,成本也不是很高,所以养羊的户数较多。成年羊每只可产肉10-35公斤左右。

大包干以后,养羊数量倍增,2000-2007年养羊向规模化发展,三社村民孙克富,是个兽医,一次就买回50只南江黄羊饲养。在他的带领下,养殖大户逐步增加,有的是常年养殖,以繁殖数量增加经济效益。有的是打时间差,搞季节性养殖,实现经济效益。

鸡,鸭是村民最普通饲养的家禽。集体时期,杨岭村养鸡、鸭十分普遍,养鸭的户数较少,差不多每家养鸡3-10只,以卖鸡蛋换取经济效益,但收入微薄;1980年以后,“温保”得到保障,基本上不卖鸡蛋,只供自家食用。

 

第九章 医疗卫生

10.jpg

解放前杨岭村医疗卫生事业非常落后,村上的医务人员、药品医疗器械十分稀缺,村民的健康得不到保障。解放后,杨岭村在党的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导下,杨岭村医疗卫生工作迅速发展。

一、卫生运动。杨岭村党支部、村委领导十分重视卫生工作,认真开展“两管五改”(管粪、管水,改厕所、改畜圈、改水井、改灶、改环境)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80年杨岭村爱卫会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开展了以“四管六灭”(管水、管食品、管农药、管粪便,灭鼠、灭蚊、灭苍蝇、灭臭虫、灭跳蚤、灭虱子)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以及后来的“五讲四美”活动,使杨岭村的村容村貌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有了极大地改善。

二、合作医疗。自村卫生室建室以来,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转诊,没有发生过一次医疗故事。2007年以后新的医疗制度完善,为辖区一人一档建卡,按照新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管理辖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65岁及以上老人重性精神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肿瘤、老人和0-36月龄中药服务管理。成立了村级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团队,传染病的预防和健康服务。在2017年争取国家拨款3万元,建设标准村卫生室,购置电脑、办公桌、医疗等设备。按照国家医疗扶助政策,为重点人群申办特殊门诊实施医疗求助。


第十章 风俗和生活习俗

杨岭村民风淳朴,民俗纯正,百姓憨厚,为人处事热情大方,故有“孝友之村”之说。

13.jpg

一、节令时俗

春节,俗称过年,是民间最普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节前节后礼仪最多,春节过年尤其是小孩最喜欢,故有“大人想挣钱,小孩想过年”的说法。

过小年,正月十四中午过小年,过小年时,一是“喂果”一边用刀将果树中部砍上几个口,把肉、饭、汤等灌进去,一边用唱歌的腔调吼“我给你吃个饭,你给我结一担;我给你吃个肉,你给我结个够......”二是吼麻雀,沿着自家的田埂,一边走一边吼:“吼啰嗬,吼啥好,吼麻雀,吼到哪里去,吼到河那边去,吃张家的黄谷子......”;三是送跳蚤,傍晚扫除屋里的渣子,将柴火堆放在炉屋旁边,边烤边说:“跳蚤公、跳蚤母,河那边请你过十五,酒也有,肉也有,爬到他床上就莫走。”除此之外,每天傍晚还有人家请“火姑娘”“扫把神”这些既带有娱乐性,又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建国后不传了。

1.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各户以月饼、水果之类为供品,敬月亮,报答上天赐予丰收,吃月饼,象征团圆。

2.民间习俗:杨岭村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大致有祭灶、贴春联、扫尘、除夕、挑金银水、拜年、月半节等。

3.生产习俗:在农业生产习俗中有立春试末,说春等俗。说春一般在每年(立春)后盛行,春分左右结束。

14.jpg

4.婚嫁习俗:过去受封建礼教束缚,结婚程序有五个流程:一是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二是相亲,男女双方八字相会,女家到男家相亲。三是订婚,相亲后双方无意见,男家给女家赠订婚礼。                           四是报期,男方请算命先生查订婚期,用红底写成期书,由媒人送到女家。五是结婚。50-70年代,农村普通人家,女方制铺笼、帐、被、箱柜桌椅6-10台,少数富裕人家陪嫁“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男方给女方送二三十斤猪肉,下厨礼几十到一百元,衣服5-6套,加上糖果、香烟就可以了。80年代后,女家嫁妆增加到10-20台,电器设备升为三机一扇(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男家给女家的聘礼也随之涨价,猪肉办边,各种烟、糖、酒。还有下厨礼三四百元,加上给新娘的衣服8-10套,给老丈人、丈母娘、老祖宗从头到脚的穿戴要高级的,现在婚礼追求时尚,男方必须有三子(房子、车子、票子)才会有姑娘婚嫁。


第十一章  信仰

1.佛教。佛教在本村较为盛行,大多数人家在堂屋正面装饰一个神框子,神台上供奉一尊佛像,旁边还放一盏长夜灯,以保家人无灾无难,万事吉利。

16.jpg

2.道教。清道光元年,道教传入本地,在二社修起 了“观 音庙”,当时信仰者占60%以上,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时期,“文化大革命”中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会法不会法德传统取缔,道教渐衰,寺观荒芜。八九十年代,逐步恢复宗教信仰自由,二社李华兰(女)组织信奉者重建了山庙,每年六月二十九日信奉者纷纷前去求药、问卦、许愿、还愿......以保平安。

民间语言 如连二杆,倒拐子,的达八子、扑爬根头等等,民间艺术有石雕、木雕、工艺有刺绣编制等,音乐有山歌、号子等等。


第十二章 人物

一、民间艺人

杨岭村一社孙德宗,丧葬、看地、算挂样样精通,最拿手的是“化九龙水”,喝下九龙水能把赌在喉咙里的竹钎之类的硬物化解消失。九龙水十分神奇,至今是个秘密。

杨岭村二社有个木匠叫孙谷宗,手艺精通,设计制作了鸡公车、十轮卡、吊机等工具,十里八乡毕有名。

二、成功人士

杨岭村三社吕兵,养鸡大户,民营企业家。

杨岭村三社吕林,四川省飞天影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岭村三社孙德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岭村二社张勇,房地产开发民营企业家。


第十三章 古迹

孙氏祠堂。“天上瑶池八公山,人间天堂孙家山”,孙氏祠堂是一处家族祠堂建筑,梁栋厚重,工艺精致,造型简洁,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属于孙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一座座宗祠书写着各个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

孙氏祠堂坐落于杨岭村二社,始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占地2.2余亩,正殿3间,东西厢房各1间,石木结构,建筑形式古朴典雅,颇具民族传统风格。祠堂内设有神龛,正中供奉孙膑雕像,神龛两旁陈列孙膑后人牌位。祠堂前面有家祠碑一座,碑阳刻有“孙氏家祠序”碑阳刻孙氏分支概况,近千名孙氏族人慷慨解囊,筹资修祠的功德薄赫然在墙,以示后人群策群力,延绵世泽。


第十四章 民间传说

一、龙王庙的传说。杨岭村二社有个地方叫龙王庙,很早以前,这里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有一年干旱,哪口老井被干枯,于是不少男男女女赤着脚,光着背,排成一长溜,跪在水井跟前祈求,一复一日,没有一个离开,忽然有一天,水井的水水汪汪地溢出井外,人们欣喜若狂,为纪念龙王赐水,就修了一座庙,每年三月三日去庙里跪拜,故次这个地方取名为龙王庙。

二、雷打梁的传说。从前,有一天傍晚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刹时山洪爆发,一位老农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手拿锄头,出门引水入渠,忽见一条巨龙堵住渠口,洪水分流,这位老农,举起锄头欲将向龙砸去,突然一炸雷击来,将这条巨龙击毙,老农醒来,忽见另有一条大龙游来,极其恐慌,回到家中,当晚他的住房被冲毁,人畜皆无,为纪念这位老农,取地名为“雷打龙”。后来,人们怕灾难再次降临,见到蟒蛇,便拱手作揖道“送龙下东海,送龙下东海”,更不再敢说“雷打龙”了,此后经老百姓商量将这个地方改为“雷打梁”。

香药湾的传说。在香药湾里有一种其貌不凡的灌木,树体低矮,枝杆扭曲,树叶小而皱,令人神奇的是,当这些迷漫着香气的花朵还盛开在树上时,所散发的香气只是淡然清香,一旦采收下来,却能散发出浓郁甜纯的香味,只要闻到此香味,能让人头脑清醒,精神焕发,浑身舒坦,因此这个地方取名为香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