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南江县元潭镇檬子村村史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南江县元潭镇檬子村村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5 10:40:08     点击率:4066

村情概况

檬子村现属南江县元潭镇,位于镇东北角。地形呈东西走向,地势为梯形结构,北高南低。东邻仁和乡仁同坪村,南依王家河与本镇彭家缘村、康家岭村相隔,西临下两镇大田村,北靠仁和乡青羊庙村、钟家湾村,全村东西长6公里左右。该村幅员面积7.96平方公里,海拨300-900米,距元潭镇9公里。耕地面积635亩,林地2300亩。辖3个社,138户,545人,劳动力256个。设1个党支部,党员19名。村两委干部8人。檬子村作为元潭镇19个镇辖行政村之一,由于地处偏远山村,通往仁和乡仁同坪村的1公里多的断头路未打通,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发展缓慢。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 元,低于全县人均收入,被列为全县158个贫困村之一,计划2017年脱贫。


建制沿革及村名由来

檬子村古属集州,解放前隶属南江县元潭乡,为第三保十甲。1951年,在四川省土改工作组的直接指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1953年开始,在国家的号召下,逐步完成了农业合作化,至建立人民公社前划归康家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檬子村隶属南江县凉水人民公社,檬子村叫八大队。1981年,国家实行改革,人民公社解体,檬子村隶属南江县凉水乡,村名更名为现名。该村一社有名的檬子树河坝,地势平坦,水源条件优越,整个上、下河坝有近90亩大片农田,是南江县境内著名的河坝田之一,故此,该村的村名由此而得名。


地理资源状况

由于该村地形、地势,整个村呈长长的梯形,北高南低,海拨落差较大。北面的山坡,主要是山林,耕地主要分布在山腰和河畔。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均降雨量1100mm,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山中以松、柏、青杠木树种为主,兼有各种灌木,无珍稀树种,地下无矿藏。


村内重大事件

1976年大堰通水(土堰)。

1984年集资为学改造村小学校舍。

1986年全村通电。

1992年大堰改造成石合堰竣工。

1997年改造村校,由土木结构改建为砖木结构。

1999年村道泥碎路通车。

2006年改造村公路,全线铺碎石。

2009年农村电网改造。

2012年硬化村道公路。

2017年纳入环线路改造,加宽路面,打通到仁和乡仁同一公里断头路并全线硬化。

2017年全村通自来水。

2017年4G网络全覆盖。

2017年檬子村蔬菜种植合作社成立。


村级组织建设

1949年-1960年村檬子村属康家乡。

1960年-1962年支部书记 何福章

1962年-1977年支部书记 胡德仲

1977年-1982年支部书记 胡德法

1982年-1987年支部书记 张兴华

1987年-1992年支部书记 王子全

1992年-1995年支部书记 何  琦

1995年-2014年支部书记 胡天君

2014年-2017年支部书记 岳光明

2014年-2016年第一书记 何焕军

2016年-2017年第一书记 雷  刚 

1960年-1962年村长(大队长)胡德仲

1962年-1977年村长 胡德法

1977年-1982年村长 何保章

1982年-1987年村长 何发章

1987年-1992年村长 王子全

1992年-1995年村长 何  琦

1995年-1997年村长 黄俊华

2002年-2014年村长 胡天君兼任

2014年-2017年3月村长 冷科兵

2017年3月-现在 村长 何永皎


村内主要姓氏

胡、何二姓是村中的大姓,分别约占25%,其余姓氏有王、冷、彭、饶、吴、代、刘、廖、李等。


主要交通道路

凉水路穿村而过,社社通公路,且全部硬化,80%的户通泥碎路。


经济发展与村民生活的变迁

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薯类等。该村2017年种核桃树800亩,万寿菊200苗。其中,村民彭明才种万寿菊4亩,现采摘过半,已出售8200多斤,收入3500元。养殖业主要包括生猪、黄羊、牛及小家禽等。檬子村由于山高坡陡,土地瘠薄,干旱少水,经济效益低。目前全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无支柱产业,普遍形成老弱、病残在家种田,青壮年外出挣钱的格局。全村现养羊大户3户,共130多只。一社村民吴清华,2017年成立檬子村蔬菜种植合作社,为该村首创。目前已投资30万元,种大棚蔬菜70亩,建鱼塘2个,4亩,添放鱼苗1万尾,饲养耕牛4头,建牛圈、修办公房、修公路1公里,目前已基本形成规模,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以种植、养殖、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为全村青年回乡创业带了个好头。


檬子村改革开放前,全村村民全住土木结构的瓦房。改革开放后,发展变化较快。特别是通路,通电,农电网络改造后,发生了巨变。现在90%的村民住上了砖房,手机、电视基本普及,90%的农户用上了冰箱或冰柜,家用电器普及到家家户户,电动车、摩托车、机动三轮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据不完全统计,全村共有车辆52辆(不含电动、机动三轮车和摩托车),其中轿车42辆,面包车10辆。人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村民吃饭讲究粗细搭配,营养均衡;衣着讲求大方时髦,多姿多彩。住房宽敞明亮。宽带开通,手机的普遍拥有,电脑也陆续进入农户,使村民真正体会到了信息化时代的好处。在党和政府的关照下,2017年脱贫攻坚步步深入,打通了断头路,加宽、改造、硬化了村道路,全村通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村民全部参加了新农合、新农保,村民生活有保障,老年人福利逐步健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也变成现实,大大缩小了城乡差距,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事业发展

村小学:檬子村上世纪四十年代私塾先生李大权在二社村民王万清家堂屋办学,由于先生知识渊博,责任心强,办学质量高,吸引了周边的村民送子弟求学,历年学生稳定,深受村民的爱戴,解放初的基层干部,许多都是他的弟子。解放后,檬子村小学兴办于1951年,校址在农户家及公房,第一任教师冷元理,1953年搬入二社川祖庙至现在。校舍曾三次进行改造。特别是1984年乘全乡集资,投工投劳建校的东风,村党支部书记胡德发带领一班人,发动村民,奋战100无,修建了土木结构的教室和宿舍四间。平整了运动场,修了厕所,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改善了办学条件。檬子村一贯奉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作风,坚持让孩子上学;历年来,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为100%,并有不少孩子考上大学。解放后至今,全村大学生共37人,其中研究生一人,本科生15人,大学入学率超过了周边的各个村庄,成为远近闻名气“文化村”。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剧减,村小学于2009年秋期停办至今。

村活动室:有村级活动室1个,有成套办公设备,提供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办公和召开村民会议。2017年硬化活动场地   ㎡,购置宣传栏目牌,个健身器材。

村卫生室:国家2017年投资    元,标准的村卫生室已竣工。

村文化室:有村文化室1个,各种图书   册,免费为村民借阅。


知名人士

王子贵  1934年生。曾任南江县委办公室主任,南江财贸部长、计生委主任。

刘兴福  1938年生。曾任南江县委行管科长,南江县车队党委书记。

冷元理 1932年生。凉水小学教师。

何秀章 1931年生。凉水乡卫生院医生。

何万章 1939年生,凉水小学教师。

王子荣 1941年生,南江县物资局党组书记。

胡月英 1945年生,生庆十八治子弟中学校长。

胡天学 1952年生,1969年参军,东海舰队驻132厂军事总代表,正团级,本科。

胡天江 1966年生,本科,1986年参军,正团级,2017年转业到四川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指挥长。

胡德成 1942年生,南江水泥二厂职工。

胡德师 1945年生,南江食品公司职工。

胡德奎 1947年生,南江煤建公司职工。

胡天月 1949年生,南江电力公司职工。

何永槐 1945年生,达县氧气厂职工。

王子国 1949年生,中师,1971年参工,曾任金盆小学教导主任,凉水小学教导主任、校长,凉水初级中学校长。

张兴荣 1952年生,南江率牧局副局长。

胡德怀 1955年生,1977年参军,高中,1985年转业到南江率牧局工作。

胡天生 1956年生,中专,达县医药公司经理。

胡天开 1954年生,南江木材公司职工。

刘兴华 1953年生,南江电力公司职工。

王子成 1958年生,新疆昌吉市特电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组书记。

冷科翠 1957年生,本科,南江县长赤中学教师。

胡天庆 1964年生,大专,凉水小学教师。

冷  莉 1967年生,南江县东榆职业中学教师。

何永寿,1968年生,本科,重庆市长寿祥众建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何发元 1972年生,本科,巴中市信访局职工。

何祥云 1974年生,大专,现任巴中监狱特警队党支部书记,队长。

胡  建 1970年生,南江县竹坝铁矿财务科长。

胡天祥 1976年生,本科,现任石柱县武装部长。

何小平 1972年生,大专,平岗乡卫生院副院长。

王桂香 1972年生,大专,南江县自来水公司职工。

李  映 1988年生,本科,成都铁路局职工。

严晓丽 1993年生,大专,深圳航空公司职工。


村风民俗

该村解放前村民大多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住木垒茅草房和窝棚,土木结构瓦房极少。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90%以上的村民住上了砖房。民风淳朴。全村村民红白喜事,婚丧嫁娶都要置办酒席。解放前和解放初,新娘子出嫁要坐轿子(1959年后废除),举行辞神、踩斗、上轿仪式。红事(婚嫁)、筹备帮忙、歇客、女方哭嫁(给眼泪水钱)男方摆礼、女方送亲、男方接亲、拜堂、入洞房、闹洞房、正席、谢媒、答谢帮忙人员、谢客,新容上坟敬祖先。男方要请押礼先生(称礼生),礼生文才的高低,直接影响接新全过程是否顺利,因为整个过程都要对赞赞,女方支禀说一赞语,男方礼生即兴作答,实际是给男方礼生出难题,俗称chuan赞。包括男方接亲队伍走拢女家房前要拆女方摆的八卦,交谏贴,拜门神,敬神,摆礼等环节,押礼先生都要说赞,女方支禀认为过不了关(也以赞语相对)须重来,那就显得十份尴尬。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消失说赞。这对经事来说,烘托热闹气氛是值得可取的,好而随和的即兴赞语,逗得宾朋捧腹大笑,整个婚庆现场笑语不断,热闹非凡,也给主家增添了光彩。现在一般有说媒,双方见面,若双方都中意,男方父母给姑娘见面礼(发红包),接订亲,拜节,落拜(双方商定接人,男方给女方的礼品,称聘礼,包括现金和其他礼物),择期、接亲、举行婚礼。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村民相互间出席婚礼(走人户),一般送粮食、海带、白酒,关系好的另送豆腐1箱,如遇嫁女,还普送手巾、麦子、饼子(用麦面自制)等。最亲的房亲叔伯,姑舅姨表还要“添箱”赠送陪嫁物品,女记谢敬“添箱”的亲戚,两双布鞋是必备的答谢物品。现村民随礼皆送现金。一般朋亲100-200元,至亲好友300-500元、1000元、数千元,数额不等,这要看主家送出的多少而定,人们称礼尚往来。


白事(死人发丧)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兴做道场(大户人家长达7天),唱孝歌、念祭文,吃风斋、对斋。现在兴烧倒头纸、放升天炮、择葬期、报孝、入殓、看坟地、祭奠、作祭文或致悼词、开追悼会、出殡、下葬、烧七、百期、周年(1-3周年)袱子。

红白事,置办酒席,红事席桌,菜品为双数,白事为单数。主菜11-16个另加8个干盘,一共19-24个。就餐时,红事可以随便重盘子,表示喜事重重。白事严禁重盘。一般朋亲,上世纪70年代前送礼以火纸为主,现在均送现金。至亲好友从送火纸、水礼外,逐步兴送挽联(6尽布)、踏花被、床单等贵重物品和现金。出阁的女儿若娘家父母云世,要云一坡鼓乐,还要献祭猪等二牲,父亲云世献灵骑,母亲去世献灵轿,还有烟、酒、糖等9个9样礼品。在下葬的头一天晚上举行祭奠,称“坐夜”。至亲好友光临孝家要给亡者上香,晚辈还要参灵。祭奠议程:堂祭开奠,接着客祭、家祭结束。在开奠前搭长辈(三礼台),恭请房族尊辈、母族尊辈入坐,由孝家长子向房族汇报(旧称禀族)三礼(生之有礼、死之有理、葬之有礼),向母族汇报。若不孝之子还可能挨孝棍。


山歌民歌

(一)、太阳出来照白岩,情妹儿出来晒花鞋。

情哥问她卖不卖,我恁卖人才不卖鞋。

人才卖了千年在,花鞋卖了做不来。(情歌)

(二)、清早起来去上梁,梁上有个鲤鱼塘。

鲤鱼塘里好洗澡,鲤鱼背上好乘凉。(情歌)

(三)、清早起来去下河,两个画眉打成蛇。

叫声情妹儿你快看,好像晚晚我两个。(情歌)

(四)、清早起来把门开,一股凉风儿吹进来。

这个凉风真是个怪,咋不吹个小郎来。(情歌)

(五)、太阳出来像把火,情妹儿晒得无处躲。

我把草帽儿交给你,恁尽太阳来晒我。(情歌)

(六)、色谷叶儿像把刀,三月种来四月䒵。

花儿开在尖尖上,娃娃背在半肚腰。

(七)、太阳落坡四山阴,四山凉水儿冷冰冰。

叫声情哥儿莫喝冷凉水,喝了凉水冷了心。(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