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5日 星期日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 如何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馆工作的坐标定位

来源:      发布时间:2024-2-5 10:19:19     点击率:2568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馆发展研究院推出省市文化(群艺)馆馆长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访谈,邀请省市文化(群艺)馆馆长围绕“文化馆高质量发展”“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全民艺术普及”等议题,谈思考、谈做法、谈体会,为我国文化馆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创文化馆工作新局面。


本期邀请到云南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郭维平,就“如何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馆工作的坐标定位”阐述体会,交流做法。


2023年傣族泼水节前夕,云南耿马县的泼水舞曲走红社交网络,公众目光一度聚焦于泼水节的相关话题;火把节期间,大理周城以沉浸式“村晚”加持火把节节庆的方式吸引了四万余人现场打卡;大理凤阳邑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有风的地方》热播后人潮不断……


据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总服务人次达到3.47亿人次,同比增长149.7%,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文化馆行业的发展,服务的受众数在激增。伴随着时代的浪潮声,文化馆行业无论是服务内容还是承载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新时代新征程,对文化馆行业提出了新要求,给予了新机遇,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文化馆工作的坐标定位,明确职能责任。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时要坚持的总要求,要明确的总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坚定文化自信,在赓续中华文明的基础之上创造新时代的文化服务内容,结合科技创新提升文化服务形式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诠释和生动演绎。在此指导下,云南省文化馆对于如何更好地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馆工作的坐标定位有一定的探索与思考。


一、坚持“两个结合” 知之益明行之益笃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振聋发聩,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给了我们守正创新的正气和底气,也为文化馆行业明确了定位,赋予了使命,指明了方向。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新征程上,需要我们坚定信仰,增强历史自觉,赓续历史文脉,树立文化自信。可以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馆应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新征程上,通过文化事业的多样化形式推动和促进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将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通过挖掘传承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光彩,为树立文化自信奠定根基,这正是新时代新征程下文化馆行业的坐标定位。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云南共有25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多样文化繁花似锦,文化的融合贯通、交融并序便尤为重要。中华文明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云南的文化行业正应坚持开放的视野,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增强中华文明的号召力与感染力,在多元中铸就整体,在整体中百花齐放,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为树立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二、突破圏层边界 民之所向行之所往

云南省文化馆通过总分馆制体系建设,已经形成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朵云”格局,实现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均等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进一步缩小。积极推动将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补短板强弱项项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结合边境“国门文化”建设,打造具有文化品位与民族特色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五级总分馆制为云南省文化馆开展各项工作筑牢了根基,是站在新发展起点上结合云南省实际开展的一项有新意的工作,也是文化馆站位的一种选择。


在五级总分馆制的基础之上,云南省文化馆多条腿走路,以民之所向为行之所往,突破圈层边界开展有益的探索与尝试。2023年10月,云南省文化馆(云南公共文化云)策划制作的短视频《晓松美食日记》获得了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第三只眼看中国”大赛《食见中国,吃遍全球》单元一等奖;在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上,云南省文化馆推动的项目“文旅元宇宙”作为数字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全国进行交流发言;“沉浸城市故事会”全国示范点,云南省文化馆也名列其中……


随着文化馆行业的业态越来越丰富,其服务的内容边界、人群类别、展示形式都在发生变化。拥抱新时代,“开门办馆”则成为文化馆行业突破业务禁锢,破壁出圈的重要举措。随着服务人数的激增,错时开放、延时开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是“开门办馆”最基础的体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开门办馆”应该跳出原有文化馆工作的圈层,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从内容上来看,“开门办馆”就是打开文化馆的大门,兼容并蓄,一切与文化相关联的内容均可以是文化馆行业的工作范畴,带着文化的眼睛看世界的同时也给世界万物镀上文化的光彩。“带着文化的眼睛看世界”不只是云南省文化馆的定位视野,也是云南省文化馆的职能所向。为了更好地培养全民的美育思维,云南省文化馆将艺术展演的舞台搭建在边境村屯,让流动的文化浸润云南大地;将多功能的文化空间铺展在城市乡村,让美育的魅力滋养心灵;将优质的师资及课程上传网络,借助互联网打破文化壁垒,让美育触手可及。另一方面,云南省文化馆以“文化+”的概念破壁出圈,“文化+旅游”实现以文彰旅的推广作用,“文化+教育”实现青少年美育的浸润培养;“文化+乡村”实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提升改造……“文化+”的泛概念正是“开门办馆”的金钥匙。


从形式上看,“开门办馆”需要嫁接新技术,拥抱新需求,迎接新群体。通过云南公共文化云数字化平台,云南省的数字文化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五级联动,为展示推广云南的宝贵文化资源做出了努力。文旅元宇宙的打造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文旅元宇宙打造的数字化场景,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重观大观楼长联中的美景;云南公共文化云出品的《出发趣云南》系列短视频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光影手段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等赛道赢得关注;通过线上直播平台,云南的多个特色民族节庆为受众打造出沉浸式的线上节庆体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化馆行业应主动拥抱新业态、拓展新空间、讲述新故事、构建新生态,形成以文化馆为主导,各行各业融合发展开放共赢的新平台。


三、提升能力素养 源浚流长进取日新


我们始终坚信一个理念:打铁还需自身硬。2023年云南省文化馆开展了全省文化馆行业的绩效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我们更加认识到这个道理。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馆工作者要迎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不只要加强理论及业务学习,更加要放开视野,接触多类型的文化承载形式,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加强馆际交流,加强业界交流,开展跨行业的学习和尝试。


与此同时,云南省文化馆通过云南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业务绩效管理系统来摸清家底,加强全省文化内容数字资源的管理和服务;通过大数据对资源的统计及管理,为文化需求预测、内容供给、能效反馈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云端数据的挖掘、筛选、分析,为公共文化服务受众群体“画像”,提供更加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品牌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体加入到、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中来,并形成向上的螺旋态势,为云南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