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文化观察 | 对文化馆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基于渭南的探索

来源:      发布时间:2024/2/29 9:49:40     点击率:6373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与成效


渭南是一个农业大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乡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渭南市的文化建设发展基本均围绕这个重点展开。


(一)改革开放以来几代文化馆人多次清点家底,深入基层搞普查。借助国家编撰《十大集成》、实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等机会,挖掘、抢救、整理、宣传了一大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仅非遗普查阶段,就发动干部群众600余人,搜集核实线索5000多条,为后来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充分翔实的资料。


(二)积极申报,认真履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截止到202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5项,省级代表作109项,市级代表作311项。共有非遗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人、省级传承人113人、市级传承人643人。项目和传承人数量均位居陕西省前列。


(三)围绕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强大的传承人队伍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先后创建了“一元剧场”(农村居民只交一元钱,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省市秦腔名角提供的传统戏剧大餐),“四进零距工程”(比“一元剧场”更灵活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正月里新春文化大庙会”(让城市热闹的同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遗产日非遗系列宣传活动”(一年一度的全市非遗大阅兵)等大型文化品牌活动,在全市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在省内外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扶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多次联合教育局发文倡导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全市中小学和高校非遗进校园活动陆续开展。如渭南师院的“娃娃老腔班社”已经多次登台演出;蒲城县将传统体育项目洪拳纳入校园体育,已开展活动近20年;大荔县的大花棍项目也已融入校园近十年,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员。在部分地区,非遗传承人常驻校园开展传习活动已是常态。不少地区还出现了陶瓷、面花(即花馒头)、剪纸、刺绣、皮影雕刻等公益性辅导班或私营辅导班。


(五)产业引领初具成效。鼓励传承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将非遗文化创意产品推向市场。如临渭区的草编,原来只是爱好手工编织的传承人陈春苗的日常娱乐活动,但在区、市、省三级文化馆的鼓励和支持下,她用几年时间把一个农家小院发展到能容纳上百人就业的草编工坊。类似的还有葫芦、核雕、旋木等技艺,原本都是祖传的小玩意,经过扶持均变成了初具规模的文化产业。


总之,在乡村振兴这项伟大战略部署面前,渭南市县两级文化馆积累了一定的前期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模式和思路。


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支全面覆盖乡村的文化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乡村文化的根深叶茂离不开文化人才的辛勤培育。作为一个农业大市,一个乡村振兴中的排头兵,渭南在省内属于基础比较差的地市,面临人才队伍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年龄总体偏大等问题。过去采取吸纳非遗传承人、社会相关人士进入文化志愿者行列的做法,但又面临着培训太少、服务标准不统一等新问题。乡村振兴是一个新的任务,在新任务框架下,建设一支在数量上、空间上能实现乡村全面覆盖,在质量上总体比较优越的人才队伍,是渭南目前发展文化事业、振兴乡村文化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乡土资源挖掘、保护、利用、发展、统筹力度不足。渭南是省内外有名的传统文化大市,在农耕文化传统之外,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勇武的军事文化、义利兼具的商旅文化、包容并蓄的移民文化等传统内容,特别是乡土文化资源丰富。党委和政府以及文化部门在这个方面重视程度比较高,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调研不断,举办了不少省内外联动的大型活动,这些活动对推介渭南的文化资源具有较大意义,同时也起到了整合统筹全市文化资源的作用。近年来,业内人士在此基础上更关注乡土文化的本土弘扬问题,这是因为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借外力输血”,另一方面也要着眼实现“自主造血”。在文化方面,赢得外界的关注和支持必不可少,但强化内生动力更为重要。比如说,各地乡村往往有庙会等形式的传统活动,对繁荣当地乡村文化颇有意义,过去一些乡镇和县市区对此也有配套的引导办法,但重视程度不足,存续状态不容乐观。


(三)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资源优势不匹配。渭南的文化资源有目共睹,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说在中式快餐方面,东府的面食特别是水盆羊肉、肉夹馍在国内外都可以说得上是一种极其优越的资源,但目前的产业发展水平没有上去,文化主体形象和文化附加值也没有得到重视。又比如说,渭南主城区由于建设较晚,历史遗存较少,相对兄弟地市乃至下辖的县市区来说缺乏旅游资源,乡土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正是一个绝佳的思路方向。又比如说,在非遗实物的生产、销售等方面,还存在“卖东西”,而不是“营销文化”的现象,一些制作精美的皮影、剪纸等当地手工艺人的作品被批量送入市场。饮食行业千篇一律的“药王传说”“慈禧西逃传说”“张仲景传说”,缺乏真正从民俗和市场营销学等角度的考量。


(四)特定目标群体的文化供给未得到重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无差异服务”到“特色服务”再到“订单式服务”……过去的几年里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思路很丰富,观念很新潮,但实践起来困难重重。这里面主要有前文已经提及的人才队伍薄弱问题,也有具体工作思路导向问题,更有规模和成本的问题。过去渭南在面向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乡村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得比较好,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道德的春风化雨,也关系到动手能力、思维习惯乃至职业启迪等层面。但目前,除面花、刺绣等部分非遗项目能够有较好带动性的情况下,乡村留守妇女的文化供给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并且由于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往往绑定在一起,关注了这个群体也就是关注了两个群体。


(五)文化平台建设水平还有待提升。相对兄弟行业而言,文化馆在平台建设方面暂居人后。比如各级图书馆,均已建成了线上图书馆,不仅可以通过线上借阅,更可以通过线上阅览,而许多的文化馆却停留在网站阶段,或者稍胜一筹,开办了一些公众号,其工作思路仍以简单的宣传推广为主。笔者在历次下乡村调研中发现,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无论男女老少,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最主要获取外界信息的媒介。在文化生活之外,经济生活的很大部分也已经实现了网络化。正如在往年研究中提到的“网络文化已不再是超值服务,而是常规服务;网络不再是服务群众的一个工作亮点,而是全面演变成了一个文化工作的核心阵地。”现在渭南各级各类文化馆一方面在找差距、补短板,重新认识网络世界对自身职能工作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从活动内容上予以创新。


三文化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力点

(一)抓队伍建设。全市统筹,以文化馆人为骨干,以传承人为核心,团结各类群众,建立一支强大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人才队伍,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则以行政村为单元开展活动。建立村文化专员制度,协助村两委领导负责本村的文化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等工作开展,文化专员是村民自发推举的文化热心人士,或由村委会推荐产生,或本身是某个非遗项目或自乐班的负责人。乡镇、县市区、渭南市定期对村文化专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技艺、摄影、文学创作、视频制作、文化产业等内容。一年一度还会对村文化专员开展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进行交流和表彰。


(二)抓资源整合。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挖掘力度,促进本土文化供给。乡村振兴是用乡村的一方沃土滋养本土文化,可以对当地传承比较悠久的一些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扶持,对那些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但后来一度断绝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恢复,并给予这些活动以现实意义。比如笔者曾历时数年在关中东府调研古庙会文化,发现这个活动乃是真正的本土文化活动,其信仰源自对天地山川的自然崇拜和古圣先贤的崇拜,不同于道教、佛教等宗教活动,并且比宗教活动历史更久,更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信仰色彩。比如蒲城县的尧山圣母庙会,原本是当地百姓数千年来纪念尧帝平治水土的活动,后演变为三个县十一个社几十个行政村联合举办的大型公共活动,内容涵盖了当地非遗的各个方面。又如大荔县的二月二庙会,更是在人数不到万人的村庄里面容纳了七八个省级非遗项目。又如澄城县赵庄庙会,当地政府近十余年来对其积极引导,已将其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本土传统活动融合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似乎揭示出,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资源要从本土去找,组织形式也离不开传承发展。


(三)抓产业引领。从职能定位的角度来讲,文化馆更注重的是“事业”发展层面,不该涉足“产业”的领域。其实,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不同于自身参与兴办实业。在过去的实践工作中,特别是在扶贫的各个阶段,文化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实是有大贡献的。在国家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初期,当时的渭南市群众艺术馆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国企陕西华典有限责任公司,对黑陶、土织布、拴马桩、刺绣、皮影等进行征集和包装销售,还招聘到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专门负责营销策划。不少传承人受此启发,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销售某一类型的非遗实物,这是第一个阶段。华典公司注销之后,渭南又一年两度地举办全市非遗大型展示展演活动,既交流了实物,也交流了技艺,更交流了想法,一大批技艺娴熟、更懂得营销的传承人由此而生,这是第二个阶段。如多地的面花传承人,一些年老的农村妇女,每人年均收入竟达到近30万元。目前随着网络的发达,更多的传承人带着他们的手艺进入市场,这是第三个阶段。如澄城县水盆羊肉的传承人王会斌开设了网店,还在淘宝等平台上拍摄了选羊、煮肉的制作视频,已经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络红人,在网络大市场上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调研中,蒲城县的一位局长半开玩笑地指出:“(文化产业)下一个阶段应该是搞行业标准,打击假冒伪劣。”这也的确不失为文化馆在产业引领方面的一项新工作。


(四)抓精准服务。对乡村重点人群提供对口文化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开展针对性文化服务。在交通发达、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乡村,以开展节庆活动为主,倡导恢复传统活动,鼓励借助活动开展传统手工艺品展销。如果能在每个乡镇形成一到两个类似的活动品牌,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保护和繁荣精神文化生活都将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向外转移比较明显的地区,则要多关注留守群体,针对老人、妇女和儿童开展形式灵活的活动。比如现在不少老人、妇女都开始网络直播,内容包括她们拿手的家常菜、手工、种菜、捕捞、购物、传统礼仪等,也有不少直接为非遗“带货”,都是弘扬乡土文化的做法。针对这个群体,下一个阶段可以采取举办短视频赛事、分享制作经验、讲述经典短视频背后故事等做法,增强方向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引导。针对留守儿童的文化服务要多利用本土资源,多举办小活动、小比赛,促使他们向老人和妇女学习手工艺。此外还可以和关工委、科协、老年协会、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探索开展科普下乡活动。


(五)抓网络阵地。高度重视并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乡村振兴离不开传统的组织管理形式,更不能忽略网络的巨大优势。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已经为农村经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各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消费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文化馆不能忽视这个变化而固步自封,要做出大胆创新,勇于在此项改革进程中摸石头过河。笔者在以往的讨论中已经指出,线上将是文化馆开展活动的一个主要阵地。要牢牢守住这个阵地,并做出成绩,文化馆应当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有一批懂网络、通专业的干部人才队伍;二是把乡土特色文化建设作为重点;三是利用各类公私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四是利用线上孵化线下团队,以线下团队为骨干做大线上;五是不断吸收兄弟单位的创新成果并融入自身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吴凡夫.农村电商对减贫与乡村振兴影响的实证研究[J/OL].统计与决策,2021(06):15-19[2021-03-23].https://doi.org/10.13546/j.cnki.tjyjc.2021.06.003.

[2]黄静.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创新实践[J].核农学报,2021,35(05):1255.

[3]王春萌.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人才[N].经济日报,2021-03-22(005).

[4]彭宇.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N].遵义日报,2021-03-22(003).

[5]李全.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助力乡村教育振兴[J].教育科学论坛,2021(08):1.

[6]杨少明.乡村振兴应用好用活“土秀才”[N].辽宁日报,2021-03-16(008).

[7]汤凌.我国乡村建设道路探索:方向与问题[J].山西农经,2021(05):13-14.

[8]王爱玲,赵静娟,郑怀国,串丽敏.日本乡村文化的创意开发及其经验借鉴[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03):457-460+466.

[9]韩璐,胡蒙师.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J].现代农机,2021(02):9-11.

[10]顾磊.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实现脱贫与振兴[N].人民政协报,2021-03-16(010).

[11]曹小宇,刘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耕读文化推广模式初探[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02):60-63.


(注:该论文发表于《文化馆(站)全民艺术普及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2021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作品集》)


作者简介

030c85f4d0a95d24ca14568be1862f60.jpg

刘得腾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农史学会会员,陕西省民协青年委员,渭南市非遗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