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网上课堂

网上课堂

遇见非遗︱川剧:千变万化上台演 唱念做打样样精

来源:      发布时间:2019-6-14 10:26:01     点击率:1216



一腔一调,一板一眼

一招一式,一悲一喜


本期“遇见非遗”为大家带来


川 剧

640 (11).gif

640.webp.jpg
▲ 川剧表演

川 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也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

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徽调等声腔流入四川,乾隆、嘉庆年间与当地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宗教音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了外来声腔“四川化”的演变过程。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融为一体,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一直延续至今。

640.webp (1).jpg
▲ 川剧脸谱

640 (1).png

川剧的发展





明末清初

随着移民的进入,南方的昆曲、弋阳腔、青阳腔及陕西秦腔、湖北汉调、安徽徽调等,逐步与四川的语言及民间音乐相融合



清乾隆、嘉庆年间

各声腔剧种基本完成了“四川化”衍变过程并通过锣鼓将各种声腔,融汇于统一的剧种风格之中



至20世纪上半叶

川剧传统艺术流派总体上分为“四条河道”沱江流域的“资阳河”擅长高腔戏岷江流域的“川西坝”河道擅长胡琴戏嘉陵江流域的“川北河”擅长弹戏今重庆地区的“下川东”河道,由于靠近长江水陆码头,戏班流动频繁,高腔、胡琴、弹戏皆有所盛行



晚清戏曲改良至三庆会成立后

一些蜀中文化名人,先后参与川剧剧本的改编与创作,提高了川剧剧目的文化品位。三庆会以悦来茶园为基地,集演出、研究、教学于一体,致力于演员素质的培养和演出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川剧剧场艺术的发展。川剧时装的勃兴,也开启了川剧由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过渡的变革历程

640.webp (2).jpg


▲ 自贡川剧团表演川剧绝活 变脸吐火
 (图源/四川省情网 摄影/曾林)

川剧剧目丰富,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以《黄袍记》《九龙柱》《幽闺记》《春秋配》《东窗修本》《五子告母》《神农涧》《情探》等为代表,其中不少是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各种古老声腔剧种留存下来的经典剧目,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柳荫记》《彩楼记》《绣襦记》《白蛇传》《拉郎配》《打红台》及改革开放时期改编、创作的《巴山秀才》《变脸》《死水微澜》等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也显示出川剧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640.webp (3).jpg
▲ 川剧吐火


640 (1).png

川剧的分类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其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以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川剧表演生活气息浓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川剧艺人创造了变脸、藏刀、钻火圈、开慧眼等许多绝技,表演时火爆热闹、新奇有趣,也形成了川剧的一大特色。

在川剧的五种声腔里,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使戏剧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成为了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

640.webp (4).jpg
▲ 千里送京娘1956年演出照
图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指的是不挂“口条”的部分男角色,扮演戏中的青年或少年男子。有文小生(小生类角色的核心)、武小生、大小生等之分。

,俗称“小旦”,指剧中的女子角色。有青衣旦、闺门旦、花旦等之分。

,在川剧中常称为花脸,扮演较为特殊的一类男性人物。

,在川剧中叫做“生角”或“须生”,即戴口条的男性角色。

,小丑的含义,顾名思义,就在“丑”字上,外貌丑。它表现的多是幽默滑稽或庸俗浅薄的人物。以程式功法、技艺、行当作为划分标准丑角也可分为武丑、矮子丑、生丑三种



变脸:一般来说,换面具的过程是由演员拉下现成的面具,在脸上拖上油彩,或者吹上粉状颜料遮住脸来完成的。

吐火:表演者口中喷出松香粉或煤油到导火索上用火焰来表达角色情绪或表演情节的戏剧性变化。

藏刀:藏刀是川剧的一种技巧,通过一把藏匿的刀的突然出现来表现人物的狡黠。

踢眼(第三只眼):在佛教中,额头中间的第三只眼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感知能力来识别恶魔。表演者在鞋尖贴上眼睛形状的贴纸,把腿踢得很高,把眼睛贴在额头上。

滚灯:头顶油灯,表演者们在长凳下,身躯后面的地上,翩翩起舞,载歌载舞,甚至在头顶保持平衡的同时把灯吹灭。

踢袍:这是演员扮演年轻男性角色或小丑的基本技能。十大技术包括踢、顶、蹬、勾、铲、搌、理、洒、衔、端。

甩水袖:演员挥舞长袖,创造优美的舞蹈或视觉效果。

雉羽在川剧中,头饰通常是用两只野鸡的羽毛装饰的。表演者挥舞着羽毛来表达人物的情绪。


640.webp (5).jpg

640 (1).png

川剧特技之变脸


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也是川剧表演中有名的技巧。主要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抹脸”“吹脸”“扯脸”和“运气”几种。

640.webp (6).jpg
▲ 川剧变脸剧照
图源/四川非遗


最初变脸的脸谱是纸壳面具,经过后期的改良后,逐步发展为草纸绘制的脸谱,表演时以烟火或折扇掩护,层层揭去脸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变脸绝技的飞速发展,制作脸谱的材料也发展成为如今使用的绸缎面料,极大地方便了演员的表演。


此外,变脸脸谱会选用一些不知名人士,包括侠士、鬼怪之类的造型,而人们所熟知的脸谱,如关公、曹操、包公等人物的脸谱一般不用于变脸。


绘制变脸脸谱笔锋要锐利、粗犷,颜色对比要强烈,这样才能形成炫目的礼堂效果。在着色寓意的设计上,要以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和角色种类为依据,或歌颂赞扬、或揭露讽刺、或鞭挞批判,或贬或褒,人物形象全都可以从脸谱色彩中反映出来。
640.webp (7).jpg
▲ 川剧《对花枪》剧照
图源/四川非遗

川剧剧目,来源广泛,有承袭于宋元南戏,有撷取于明清传奇,有小说、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等。川剧剧目数量历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清的三列国”之说。


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亦最显著,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相继问世,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等。


“装龙象龙,装虎象虎”,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川剧艺术,夸张中带有细腻之感,真实又不失唯美。


640.webp (8).jpg
▲ 梅花川剧团 《贵妃醉酒》剧照
图源/中国川剧网

“变脸只不过是川剧的表演技巧之一,这几年却被炒到了一个不恰当的位置上。很多人一提起川剧,马上就想到变脸,好像变脸就是川剧的代名词,这是不对的”,川剧传承人陈智林表示,“川剧艺术博大精深,无论是语言、声腔,还是表演、音乐都有自己的特点。变脸的走红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川剧的知名度,但如果公众的兴趣仅限于此,反而会影响到对川剧的传承保护。”


川剧的现状


2006年,当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川剧时,发现它已被赫然列入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即将消失。于是,一场“振兴川剧”的保卫战再次打响。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家就开始喊出了振兴川剧的口号。当一样东西需要振兴的时候,说明它已经不景气了。尽管四川各地川剧院以《金子》等多个国家精品剧、优秀保留剧目让业界惊羡,但依旧难逃人才断层、新剧创作乏力、名角稀缺等“疑难杂症”。

在低收入造成川剧人才流失的同时,也让引进人才举步维艰。现在的川剧舞台急缺演员,“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无法凑齐,名角更是少之又少。因为没有年轻演员顶班,许多老演员无法退休,人才断层现状令人堪忧。

以地方戏曲为例。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共有367个传统戏曲剧种,到目前已经消亡了100多种。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即使是仍然勉强留存的,大多数面临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没有剧场、表演技巧消失等困难。

川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与再生的文化价值,而作为仍处于演变过程中的活态艺术,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潜能。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构建一条与其保护和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生态链,才可能实现其有效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川剧生态链包含内部生态链和外部生态链。内部生态链涵盖剧团建设、人才培养、剧目创作、理论研究等几个方面,这是在新时代激活川剧内生力的几个必要条件。外部生态链包含演出场所、文化空间、社会参与、政策扶持等几个方面,这是在新时代营造川剧传播力的几条必要条件。这两方面的有机联结和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川剧生存与发展的完整生态链。

640.webp (9).jpg
▲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霸王别姬》剧照
图源/中国川剧网


一台戏,一抹妆
举手投足一段历史的厚重沧桑
一句词,一声腔
蓦然回首一曲佳话的千古绝唱

6404.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