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

专家观点 | 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发布时间:2023-5-12 17:11:07     点击率:3236


    摘   要:慕课作为一种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全国各地文化馆已陆续启动建设。课题组调查发现,目前文化馆慕课建设存在运行不规范、质量有待提高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慕课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集中优势资源建立全国性慕课平台、建立标准规范慕课内容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在线教育

    文化馆公益服务受场馆限制,服务规模和社会覆盖面难以提升。近年来,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文化馆采取直录播方式开展线上服务,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文化服务,取得较好社会效果。《“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要“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建立全民艺术普及云,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线上线下有效联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线上拓展服务空间,必然成为文化馆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慕课作为一种线上课程模式,其开放性、大规模性与全民艺术普及的公益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相吻合,值得文化馆借鉴推广。但从近期文化馆慕课建设情况来看,存在不规范、质量不高和重复建设等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慕课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情况问卷调查

    为更好地研究在线教学模式,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委托深圳市文化馆开展线上调研,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中国文化馆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面向全国县级以上文化馆进行调研。共收到来自全国20多省的有效答卷208份,其中省级(直辖市)馆15份,省会城市(副省级)馆10份,地级市馆62份,县区级馆100份,其它社会办馆21份。

    问卷分为基本情况、课程建设和选课情况三部分,问题涉及“是否开展慕课、慕课平台、制作团队构成、慕课数量及种类、选课人数及完成率”等,同时征询文化馆数字化业务人员对后续慕课建设的建议。

    1.1是否开展慕课建设

    208份答卷中,126份表示已开展慕课建设,占60.5%。15家省级(直辖市)馆有11家开展慕课建设,占86.7%。未开展慕课建设的原因,86.7%文化馆认为“缺少经费和技术支持”,30%文化馆对慕课缺乏了解。但从实际课程来看,一些文化馆将教学视频、讲座录像作为“慕课”发布。因此,实际开展慕课建设的文化馆低于这一比例。

    1.2课程建设基本情况

    在已经开展慕课文化馆的110份答卷中,60家文化馆没有购买课程,占54.5%;50家对外购买,其中15家向超星公司购买了相关课程。上线课程数量,10门以内的文化馆占48.5%,10~50门占37.3%,50门以上仅有14.2%。44.5%的文化馆成立专门团队负责慕课建设,54.5%没有成立专门团队。

    课程主创(讲师和教学设计)人员:45%的文化馆以本馆业务骨干为主,55%以外请专家为主。课程制作技术人员:32%以本馆人员为主,68%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实现。由于文化馆自身条件限制,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足,课程录制需与社会机构合作,特别是视频录制、剪辑合成等人才尤其缺乏,要通过购买服务解决。

    已开设课程:音乐(89.1%)、舞蹈(88.4%)、美术书法摄影(80.4%)是文化馆开设最多的课程门类,其次是非遗(68.8%)、曲艺(58.7%),文学类(44.2%)较少。由此可见,音乐和舞蹈是最受文化馆关注重视。非遗传承保护是文化馆重要职能,慕课的网络大规模学习模式有利于推广宣传,也得到文化馆的相应重视。

    统计所有课程选课人数,2万人以下的占76.8%,5万人以上的仅5.8%。关于慕课完成率,56.1%的文化馆没有统计,10%以下的占16.5%。说明很多文化馆慕课管理系统还不完善,缺少注册用户、选课和考试结课等环节。

    1.3互动版块设置问题

    关于是否需要设置交流讨论、作业等环节,76%文化馆认为有必要,24%认为没有必要。慕课与以往在线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慕课包含了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答疑、作业考试、学分认定及证书授予等在内的一系列环节。没有这些环节的“慕课”,只是简单的录像资料,与普通的课堂或讲座录像没有区别。因此设置互动交流版块得到多数文化馆的认同。

    关于是否设置结课考试,认为有必要的占50.3%,认为没有必要的占49.7%,有较明显分歧。慕课源自高校,承担了大学课程教育的功能,规范的慕课应带有测评和考试环节,作为学生对该课程是否掌握的评定。而文化馆作为公益艺术培训提供者,一直以来线下的培训也少有结业考试,因此不少人认为文化馆开设的慕课也无需考试。

    关于是否需要授予结课证书,64.8%文化馆认为有必要授予结课证书,35.2%认为没有必要。大学慕课和商业慕课平台的通常做法是,结课后学员须参加考试,教师综合考量学员上课情况、作业和期末考试,最后评定该课成绩,并授予纸质或电子版优秀或合格结课证书,这是正式慕课的规范流程。文化馆在推行慕课时,虽然没有学分认定、资格认证的必需程序,但证书既是慕课学习的一个证明,也能给予学员持续学习的动力,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引入证书这一环节。

    关于慕课能否收费,68.9%认为文化馆不能收费,31.1%认为可根据课程内容而定,实行差别收费。文化馆是公益事业单位,在开展阵地艺术培训业务上,有些文化馆针对部分特色课程进行适当收费,无可厚非。但慕课作为一种公开的在线课程形式,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应主推免费课程。个性化、高等级课程是否收费,仍需进一步论证。

    1.4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未来建设

    72.6%文化馆支持“国家公共文化云”+“地方文化馆云”对接模式,这是当前全国文化馆慕课建设情况的真实反映。56.8%支持“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大规模慕课平台”,说明很多文化馆希望建成一个全国文化馆共享平台,国家级大规模平台,水平更高,影响力更大,才能吸引更多使用。28.8%文化馆支持自行建设平台,根据各地区的经费和人才条件,不做统一要求,合情合理。

    1.5关于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的看法和建议

    代表性的意见有:尽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平台,各地各级文化馆资源实现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构建全国统一的慕课标准和目录,形成标准化、体系化;共性的课程由国家或省统一建设使用,课程要有系统性、针对性;个性课程、地方特色课程由地方自主建设;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课程可以由国家或省牵头建设;加大慕课建设或数字化建设的财力和人力投入。

    当前我国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上述情况来看,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相对滞后,存在课程少、质量不高、缺乏标准规范指引等问题。

    2.1重复建设问题

    高校慕课在各大平台呈现出来的是学校之间的合作,如中国大学MOOC有762所合作高校;学堂在线与清华、北大、复旦以及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合作。

    从调研结果看,单一文化馆慕课建设的短板主要是经费来源和技术人员配备,录制一门完整的课程尚存在难度,更不用说建设一个成规模的慕课平台。多数文化馆推出的慕课是结合本馆线下培训而制作的,几乎都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其中多数课程内容重复类同。

    文化馆之间、文化馆与高校、商业机构没有深度合作,重复低效建设问题突出,尚未建成有吸引力的高质量慕课平台。重复分散建设导致了授课教师知名度不高、制作质量欠佳等问题。部分文化馆为应付数字化评估或资源建设而制作的课程,既浪费人力物力,也浪费学习者的时间。文化馆应做好规划,由相关单位牵头联合起来,同一艺术门类做几个系列的精品课程。

    2.2开放性问题

    慕课选课总人数在2万人以下的文化馆较多,5万人以上的仅5.8%,说明文化馆慕课社会覆盖面不广,选课学员较少。文化馆单独建设慕课,课程资源少,不成规模,课程做出来后没有单独的平台,挂在官网上入口不明显,导致访问者少,只有本市艺术爱好者关注学习,甚至是授课老师圈子里的少数人在学,往往一门只有几十人上课,局限性非常突出。这与国外平台面向世界,与国内平台面向全国,开放性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民艺术普及慕课有必要做成一个大规模的国家级慕课平台,各级文化馆提供链接入口,全国推广使用。

    2.3标准规范问题

    从上述1.3可以看出,一些文化馆慕课推出较仓促,一年之内发布几十门“课程”,没有严谨论证和完备计划。与成熟的慕课比较,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今年疫情期间全国文化馆临时推出的“在线学习”,多数是一些简单的教学示范视频,时间仓促,既没有整体规划,也没有经过周密筹备和专业录制,没有剪辑和后期制作,优质的课程资源非常缺乏。

    未来我国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发展对策

    3.1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建设国家级慕课平台

    李国新教授曾指出,在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平台建设方面“应更多依托发展中心国家级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平台,降低本地平台建设的资金投放比例”,即要重视顶层设计,自上而下规划推进,不主张地方文化馆大张旗鼓自行建设慕课平台。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白雪华在“2020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上指出,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应采取“国家公共文化云+地方文化云”模式,打造一体化的线上服务平台。

    国内外知名慕课平台多数由几十、几百所高校联合创建,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建设应借鉴这一路线。慕课平台建设长期而复杂,不是单个文化馆能独立完成的。调查显示,86.7%文化馆缺少慕课建设的经费和技术支持。因此,单个文化馆没有实力和能力也没有必要单独建设庞大的慕课平台系统。各级文化馆应整合现有课程资源,逐步规范和改善,同时向全国征集优秀课程资源,逐年扩充丰富,首批规划发布100门左右基础课程,目标5年内推出大约500门精品课程,完成国家云和地方云的对接。十年后建成一个类似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的国家级慕课平台,上线1000门精品课程、1000万注册用户。

    3.2加强课程交互环节设置

    课题组通过实际浏览和学习一些文化馆慕课发现,目前大多数文化馆发布的慕课不提供用户互动交流、作业考试等,更没有提供结业证书,离真正“慕课”还有差距。文化馆目前推出的慕课普遍缺少互动环节,没有面对面课堂的气氛,是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的最大缺陷之一。文化馆制作慕课时,需增设交流互动模块。随着技术进步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中的互动交流并不一定需要面对面进行,而是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论坛和通话(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实现。

    针对学习过程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是加强慕课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设置互动交流环节:设置慕课“讨论区”是保证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慕课超越传统课堂的重要元素之一。平台上的学习中心或论坛就是以在线的形式模拟传统课堂上的互动,以此增强学习氛围,实现知识的分享与交流。慕课“讨论区”可分为三个板块:“课堂交流区”“老师答疑区”“综合讨论区”。开设“讨论区”增加交流讨论和评价功能,既督促用户坚持达到“粘粉”的目的,又能活跃学习的互动,有利于提升网络学习者的参与性,摆脱线上学习的孤独感。可以置顶往期学习者对课程的评论,为学习者提供参考,激励学习者坚持完成学习。

    适当的奖励措施:设置签到积分、勋章,增加随堂问答,对学习进度快、作业和测试优秀的,增加考核评分,适当“奖励”能更好的促进学习。而课程证书,无论现在是否有实际价值,都是最值得学习者拥有的最有意义的奖励。

    应用任务驱动法:随时显示课程完成进度,在完成课程一半进度或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时,向学习者提示全体学员的平均时间,引起学习者的竞争心理,互相激励,提高学习自觉性。参照可汗学院课程,其每个科目的内容架构非常合理,设置不同等级难度的精细化课程,类似游戏的“初入江湖-小试牛刀-江湖新秀-扬名立万-名垂千古”,开始一门课程学习后,有清晰的进度提示如通关模式:完成标绿,未完成显示灰色。

    3.3重视解决高辍学率的问题

    一门慕课辍学率的高低,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课程质量。课程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是辍学率的客观因素和决定因素。品牌产品与二三流或山寨产品比较,显然是品牌值得信赖更受欢迎。如前所述,课程质量取决于授课教师和专业制作等多重因素。

    其次是学习者的选课动机。从学习者主观角度来说,选课的动机可能有很大差别,大学课程有学分需要,而一些社会职业课程的学习者主要是在职人员,其选课目的主要是掌握某项技术、提升职业能力或培养发展兴趣爱好等。需要修学分的课程辍学率肯定低很多,后者辍学率相对较高。因此,学习慕课的原动力和最终成就感是影响辍学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锁定有特殊需求的学习者,是降低辍学率的两个主要手段。全民艺术普及慕课没有学分强制要求,更需要从制作精良和发展用户上下功夫。有研究者将慕课学习者分为不同类型,冠以不同称谓,如“观看者”(只观看视频)、“解决者”(只完成作业任务)、“全能者”(既看视频也完成作业)、“收集者”(选择性地学习)、“旁观者”(什么都不做,相当于仅注册浏览)[1]。同理,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同样存在以上各类型的学习者。文化馆应综合考量,对潜在的各类用户进行分析,努力提高“全能学习者”数量,提高课程完成率。

    高校慕课平台主要用户是在校学生和有学历提升需求的职场成人,有较好的用户基础和市场需求。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则不同,选课的初衷动力是爱好兴趣,既没有学历或职业需求,又没有制度硬性约束,学习者很容易半途而废。文化馆要在分析用户层次、发展用户群和提升平台关注度方面下功夫,锁定全能型学习者,有效降低辍学率。

    3.4灵活应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随着慕课实践的深入,慕课学习有效评估与反馈、学习体验不完整以及高辍学率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研究表明,慕课学习过程中,老师的介入程度与学习效果成正相关。考虑到完全依靠学习者主动学习或单独使用慕课存在的局限与障碍,有必要加强教师在课程学习引导和讨论答疑中的作用。因此,将慕课融合到传统的课堂环境中,以混合形式支持完整的学习体验,既提升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为充分发挥慕课优势、实现慕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有研究者根据慕课在混合式教学中作用及所占比重,归纳出多种不同的混合学习模式。如Holotescu等根据面授课程与慕课之间的同步性以及整合慕课的部分或数量,列出了在大学课程中融合慕课的几种可能模式;Kloos等依据慕课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学习的顺序,总结出至少六种基于慕课的混合学习模式[2]。

    课题组认为,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可根据实际应用中比重由多到少分为三种模式:

    (1)完全自主模式:学习者在线完成所有慕课,教师交流答疑以主题讨论、论坛或视频方式实现,作业和测试通过学习者互评功能完成。这一模式适合跨区域、大规模开放学习的课程,组织线下面授课难以实现,教师也无法面对成千上万的学习者。

    (2)翻转课堂模式:学生自主完成慕课在线学习,教师定期组织线下面授课进行辅导与答疑,旨在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一模式是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等教育被广泛应用。研究指出,最有效的混合模式是面授课程与慕课同步,即学习者自主完成慕课的全部或部分学习内容,教师设计同步的面授教学活动作为慕课学习的补充与拓展,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反馈。

    (3)慕课辅助模式:以面授课程为主,将一门或多门慕课作为面授课程的数字化教材。这种模式下,慕课只是作为面授课程的补充与拓展,为学习者提供更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技能展示。

    有些课程只能通过线上方式实现,例如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天宫课堂”授课,这堂全球直播的太空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让人们大开眼界。这堂实验课需要在失重状态下进行,只能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向身处地球的世人展示。而有些课程线上就能完美实现,无需采取线下方式,如驾驶证的理论考试均为线上自主学习,但驾驶证的获得需要线上线下(实际驾驶训练)教学结合才能完成。

    在全民艺术普及中,文化馆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上述学习模式,充分发挥慕课的优势。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艺术欣赏类静态教学为主的慕课,采取第(1)种自主学习模式,由学习者在线上完成全部课程。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技能、技艺类动态教学,可以采取第(2)(3)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技能类课程,学员预先在线学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通过老师现场教学的示范指正,课后学员再加强巩固练习,线上线下反复学习,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面向中小学生的课程应该以面授为主,因为他们尚未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教师与同伴支持。

    文化馆实际工作中,可以在设计课程时界定级别,如基础课程、中级课程和进阶课程。基础课程即入门级课程,由学习员自主完成学习,取得结课证书;线下课程开课招生时设置门槛,要求学员提供相关基础课程的证书才能报名。

    3.5逐步建立全民艺术普及慕课课程规范

    课程资源是慕课建设的核心,保证质量是关键。全民艺术普及慕课既要现有的线下阵地培训课程,也要与高等教育的艺术慕课有所区别,侧重艺术基础知识理论、文艺精品赏析和一般技能学习等,按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曲、国学、非遗等门类做好学科划分;用标准规范慕课制作,逐步引入交流互动、测试和证书等环节。

    各高校首推的都是公认的本校著名专业和优秀教师的精选课程,如北京大学2013年启动慕课计划时初定目标是5年内推出100门课程,2013年10月上线第一批仅11门课程。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应慢工出细活,不宜一哄而上造成浪费。

    一个优质的慕课课程从立项到推出,要经过全盘考虑和科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过程。立项之前应以“商业”的标准作充分调研,首先应考虑学习者能学到什么,课程推出后是否能赢得“市场”,能吸引多少人学习。正式录制之前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制订完善的课程大纲,设计课程简介和教师介绍,拟定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确定课程知识体系。项目立项后应创建制作团队,技术方面要引入社会机构合作,团队构成包括项目负责人、教学主创(讲师和课程设计)、管理者、视频制作人员、美术设计师、集成人员等。

    目前看来,文化馆发布的慕课课程多数是“广义的慕课”,即视频资料。视频仅是慕课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其它教学方法还有视频内嵌测试、自动评价、学员互评、结课考试和网上研讨交流等。就满足学习者需要而言,一门标准完整的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课程介绍、课程大纲、教学视频、交流讨论、作业测评等。

    结语:冷静客观看待慕课的未来

    慕课兴盛期,有人高调宣称“传统高等教育已经灭亡,新的教育时代业已来临”;Udacity首席执行官曾说,50年后会仅存10所大学,而Udacity便是其中一所。但“一名教授和几个助教凭借一些巧妙手段真的能够应付20万个学生吗?”慕课真的能取代传统高等教育?慕课发展至今,高校传统教育依然存在,而一些曾经致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却面临困境,如澳大利亚Open2Study慕课平台于2019年正式关闭,该平台成立于2013年,在关闭前拥有近200万的学习者,是少数提供免费课程证书的平台。

    事实证明,慕课并非万能,我们需要冷静客观看待。慕课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形式,在传统教学中起到辅助作用,但慕课本身存在的高辍学率、缺少有效的社会互动等缺陷,仍然难以解决。同样,慕课的“大规模”“开放性”也没有得到确切的实现。一门课程多少人最终完成学习才算大规模?一千人、一万人还是十万人?事实上,很多课程的选课人数都在千人以下,坚持完成学习的人数更少。“开放”是指学习资源可以完全免费学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收费的课程还是不是慕课[3]?此外,慕课所宣扬的“推进教育公平”事实证明也并不尽人意。研究表明,“哈佛大学的慕课覆盖了全球194个国家及地区,国际化程度较高,其中49个经济发达国家的慕课注册者占比82% ,而来自145个发展中国家的慕课注册者占比仅18%,整体分布极不均衡。”[4]在中国国内,高度依赖数字化技术和硬件设备的慕课,其学习者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学习者占比较低。

    慕课和上世纪引入课堂的录音机教学、录像电视教学等一样,是一种结合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产生的教学模式,它可能被更新的技术替代,也可能像黑板粉笔一样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虽然慕课的“人机”交流存在缺陷,也不可能代替传统面对面的言传身教,但作为全新的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慕课将一定程度改变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促进教育公平与变革。

    文化馆建设全民艺术普及慕课,不能仅作为现有阵地培训的辅助或补充,而是要建设优质的慕课课程和高效平台,建设优质而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慕课的大规模学习和免费共享的优势,满足广大群众对艺术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Curtis J. B, Mimi M. L,Thomas C. R.慕课和全球开放教育[M]. 焦建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8:3.

    [2] 王晶心,冯雪松.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与趋势——基于SSCI和ERIC数据库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49-55.

    [3]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10-17.

    [4]柴玥,杨连生.慕课教育机会公平的大数据实证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9(3):104-111;113.

    作者名片

    曾 昶

    Zeng Chang

    曾昶,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副主席、深圳市文化馆联盟主席、深圳市文化馆馆长、党总支书记、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原深圳市群文学会)会长。

    戴 纪 澜

    Dai Jilan

    戴纪澜,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戏剧与影视学博士,二级编剧,第七届民盟深圳市委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深圳市文化馆联盟副主席,首届深圳艺术与科学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剧协理事。

    吴 永 强

    Wu Yongqiang

    吴永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深圳市文化馆群文理论部负责人,《文化天地》主编,深圳市文化馆联盟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文化馆发展研究院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9月,主要职能是谋划、组织、推动文化馆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对事关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反映行业呼声,提出政策建议。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建设目标是,打造中国文化馆事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咨询中心和发展智库,为推动全国文化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文化馆发展研究院由高校、科研机构、主流新闻媒体研究人员,长期担任公共文化管理工作的业界人士,以及各级文化馆馆长和理论研究人员代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