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坪河镇关坊村史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坪河镇关坊村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5 8:49:00     点击率:1650

中共南江县坪河镇关坊村党支部   制

村情概况

关坊村位于南江县城西北边缘,距南江县城19公里,距坪河镇人民政府驻地7公里,素有坪河镇“东大门”之称,东连杨坝镇茶溪村、流坝乡林河村,南邻南江镇桃红村、东榆镇响水村,西接坪河镇钟山村,北邻坪河镇三角村,全村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南坪公路横跨4社(2社、3社、4社),杨坪公路横跨6社、5社,呈标准长方形,属典型山地地貌,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深,荒山和林地占总面积的90%以上,有耕地763亩,水田26亩,荒山4300亩,其中旱地占耕地面积的96%,属典型的旱山村,全村辖6个村小组,有农户245户农业人口1010人,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2736元,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共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83人。全年在家组织生产的劳动力不足总人口的30%。村两委班子人员5人,其中支部3人,村委5人,有正式党员19人,预备党员1人,后备干部2人。

 

建村历史

民国时期杨坝坪河和并为杨坪乡,实行保甲制,关坊村属第7保,此建制至1949年12月19日南江县解放止,解放初仍沿用民国末年的乡保制。

1950年10月县分治城镇(改保为村,改甲为组)。

1951年6月全县共划分8个区(1镇30个乡),坪河属第8区,关坊因有大竹林,故取名竹坝村。

1952年1月全县共划分10个区,坪河属第10区,关坊村仍然称为竹坝村。

1955年2月属杨坝区坪河乡竹坝大队。

1966年12月更名为关坊村。

关坊村主要以岳姓、王姓、蔡姓、胡姓、周姓组成,其中岳姓占大多数。

 

自然景观

关坊村境内的两角山,其主峰犹如一对犀角高耸入云,巴中宝宁府,府官早上洗脸时,盆内呈现了三角,形如三座山峰,故取名为三角山,三角山故而成了宝宁府的风水宝地,其名沿用至今。三角山为什么又叫两角山?这又要得探寻一段久远的历史。秦末汉初时期,曾发生过一个著名的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在截贤岭发现一石碑上面刻有“萧何追韩信至此”,现存南江县博物馆。唐代翰林学士王仁裕有诗颂到:“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孤云不掩兴策,两角曾悬去往心。不是冕旌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诗中提到的孤云、两角就是这两座大山,也就是萧何追韩信的地方。《蜀中名胜记》所载:“孤云、两角、去天一握、下有寒溪”。据老人说,寒溪河就是关坊村通往南江小河那条河,河的源头出有一洞,时常潮水,过去建有龙王庙,天旱时,乡民到此庙请雨,故将寒溪河更名为龙洞河。

 一社龙洞。在美丽的钟玲山脚下有一个神奇的龙洞,龙洞内常年一股清澈的泉水,这股水滋养了关坊、钟山、土台近3000人,更为神奇的是人到洞口“吼叫”,水量就明显增大,声音停下,水量减小。

观音寺。在关坊村三社,有一观音寺庙,里面供有观音、财神、文昌、土地等菩萨,人们为了求平安每年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到此烧香朝拜。

 

村支部村委干部简历

历任支部书记:

第一任书记:胡大全    1949 ——1952

第二任书记:岳从付    1952——1958

第三任书记:岳从成    1958——1979

第四任书记:蔡云州    1979——1989

第五任书记:周国俊    1989——1992

第六任书记:胡廷福    1992----1997   

第七任书记:高齐德    1997—--2000

第八任书记:岳俊云    1997——2000

第九任书记:王绍龙    2000——2010

第十任书记:蔡易兵    2010——2015

第十一任书记:岳俊德    2015——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唐胜云(川卫康院·自贡)2015——  

副书记张志强(县环保局) 2014——


历任村主任:

第一任村主任:杨建安  1949---1966

第二任村主任:罗培竹  1966-—1979

第三任村主任:岳俊云  1979---1981

第四任村主任:王绍春  1981---1989

第五任村主任:高齐德  1989---1996

第六任村主任:王绍龙  1996—-2000

第七任村主任:周国俊  2000---2004

第八任村主任:蔡易兵  2004---2011

第九任村主任:岳俊德  2011---


村内大事记

1961年4月10日甘坪公路通车

1992年全村通电

2005年打通一社土坯路,修建关坊村小学

2008年灾后重建修建村委活动室

2011年建成两处移动通讯基站

2014年建成1处联通通讯基站,至此通讯信号全覆盖;修建关坊村毛芽子供水站,解决1至5社200余户人畜饮水

2015年南坪公路过境加宽硬化;硬化学校操场、修建学校厕所

2016年完成标准文化室、卫生室建设;实施农电升级改造

2017年完成村委活动阵地建设,520米通村道路建设,修建二社、四社聚居点;村通有线网络、建成6社提水站,解决40余户人畜饮水;完成6社小水电升级入国网;成立关坊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0.86万元;完成市县脱贫“摘帽”任务。

 

地理资源状况

关坊村山大林茂,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山内有走行动物:野猪、野兔、刺猬、猴子、果子狸、狐狸、香子、野山羊、夜猫等;飞行动物:锦鸡、野鸡、斑鸠、竹鸡、乌鸦、喜鹊、燕子、麻雀、娃娃鸡等;药材:银花、五味子、白芨、野生天麻、细芯、淫洋河、乌豆、黄白、杜仲、地黄、车前子、莲荞、当归、党蔘等;矿产资源:铅锌矿、重晶石、铁矿、高岭石等。

 

主要经济业态

主要种植经济林木:核桃、板栗、李子、桃子、银花;主要养殖:南江黄羊、蜂蜜、肥猪、肉牛、土鸡等,但由于地理位置差,山高坡陡,土地瘠薄,干旱缺水,无支柱产业,外出务工为主,收不入稳定,劳动力外出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西安等,全村主要农作物土豆、玉米、红苕等。

该村种核桃1700多亩,桃子、李子400亩,银花300余亩,养殖黄羊2000多只,蜜蜂100余桶,肉牛70多头,小家禽10000多只,肥猪150多头。规划开办3家农家乐,中药材基地1处,香菇种植基地1处。

 

民风民俗

改革开放以前,村民的生产方式大多以刀耕火种、广种薄收,住居以木夹板壁及土墙为主,改革30多年以来,现有59%以上村民都住上了砖房。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村民大凡有红白喜事婚丧嫁娶要置办酒席,酒席以双墩双扣一拼(两碗坨子肉两盘片子肉一个拼碗)为主,其它菜品若干,一席10至20个菜品,红事为双数菜品;白事为单数菜品(除白事外不能上单数菜品),席上不准重菜盘。

改革前,成人生病主要请巫师、送花盘、撵鬼、栓胎、立水碗;小孩生病主要找干爹、过关、收摸摸黑。

改革前,办理婚事较为繁琐,经历三回九转(婚嫁)说媒、看人户、送三次礼、插香落拜等筹备帮忙、歇客、(女方)哭嫁(给眼泪钱)、摆礼(男方)、出嫁(辞神、踩斗、上轿)、女方送亲、男方接亲、拜堂、入洞房、闹洞房、正席、谢媒、答谢帮忙人、谢客。白事(死人发丧):请水、念经、做祭文、开路、清宅、入殓、瞻仰遗容、出灵、下葬、烧七(烧七个七、百期、周年)。

 

社会发展

(一)村活动室:关坊村有活动室1个,在第一书记唐胜云的精心运作下,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捐资捐物折现40余万元,配置成套办公用品,文化室、卫生室装修、通村道路建设、文化墙建设等文化打造、关爱下一代及留守儿童捐物、开展医疗义诊等脱贫工作,给村两委和村民办事提供良好环境。

(二)村小学:关坊村现有小学1所,在副书记张志强的精心筹划下,争取环保资金70余万元,完成场地硬化、绿化及厕所建设,实施45处农户污水治理。教师何春梅,教九名学生,特别关心孩子,成绩在坪河镇村小学排名第一,深受村民喜欢。

(三)村卫生室:关坊村有文化室1个,村医周开美,卫生室于2016年川卫康院捐资装修成全镇农村标准卫生室。

(四)村文化室:关坊村有文化室1个,川卫康院捐资装修成农村标准文化室,有图书3000余册,免费向村民开放,文化局配送:腰鼓20个、衣服20套、军鼓2个、电脑2台、办公桌1套、体育建设器材1套。

(五)文化墙:川卫康院捐资修建文化墙60米,宣传孝道文化、感恩教育、遵纪守法、党风廉政建设、脱贫攻坚政策、党务政务财务公开。

 

山歌民谣

【一】山歌子(··咦·耶·)子山文(··嘞··哦·),山歌出于(··哦····)老山林(··嘞··哦);美女出于(·嘞····)桃园洞(···哦···),美酒出于(·嘞····)杏花村(···哦···)。

【二】山歌不唱不开怀,磨儿不推不转来;风不吹来柳不摆,郎不招手姐不来。

【三】这方下雨那方晴,天老爷对人不公平;我在这边走干路,妹在那边遭雨淋咯。

【四】号子:咗和耶,喂呀咗,喂呀咗呵,哎呀咗;这才是活,才是牌,才是表妹做鞋耶。

【五】打油诗二则(岳俊德作):

记关坊村扶贫第一书记唐胜云:

别眷学院济恤贫,宏图开卷领头军。

修路通水迁穷垒,涉度爬山摘彩云。

家国志党旗魂,铁肩道义舍家庭。

攻坚拔寨铿锵力,壮志凌云建功勋。 

教授犹如送春风,吹进关坊化彩虹。

日夜谋划发展路,过上小康脱贫穷。

百姓过上幸福日,心怀喜悦返自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