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南江镇双元村村史 - 南江县文化馆

今天是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南江镇双元村村史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5 9:12:58     点击率:1920

前言

在人们的印象中,南江县双元村是一个普通的穷山村,却忽视了它有值得回味的历史。一个人失去记忆就成了植物人,一个地方失去了记忆,就失去了光彩,失去了生气。打开半封存的记忆,可以揭开文明的密码,挖掘潜在的魅力,展望美好的未来......

双元村地处县城远郊,风景秀丽,有悠久的陶瓷文化、有米仓古道幺店子的风采,有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村民谱写着双元村史。当然,也有麻木的一面,表现在新生事物的出现往往被人忽视,甚至被一些人冷嘲热讽,诸如杂交水稻推广的初期,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提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被动接受了新生事物,从而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实惠。得了实惠后,依然有人云里雾里,并不感恩。因为他们并不明白,今天丰厚的经济效益是靠国家的惠农政策,是有长远目光的人,经过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潜心的研究、实践、摸索、总结从而闯出的新路。

回顾历史,就是让大家聪明一些,客观一些,不要总凭自己的偏见去对待新生事物和闯出新路的人;回顾历史就是要以历史为镜子,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寻求更快,更大的发展;回顾历史,就是要学会自强,从心底里感恩共产党广施惠民政策,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双元村简史»用了一定的篇幅记述双元村村民探索生态农业的具体事例。因为,生态农业是现在农民发展的方向,观光农业是村民的摇钱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建制沿革

二、自然环境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双元村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双元村

一、农田水利

二、饮水工程

三、电

四、交通

五、文化教育

六、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

七、人物春秋

第四章 附录

 一、双元村党政各届主要成员任期年表

 二、双元村大事记


第一章

一、建制沿革

 新中国成立前,双元村属南江县一区治城乡的一个保(土改期间一度属赶场乡九村管辖)。一九三二年二月,红四方面军解放南江城,双元村建立苏维埃工农政权。

 1952年土地改革后,双元村隶属南江城关区碾盘乡。1952年底成立工业生产互助组,1954年,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北部为双元村,因辖区有双元坝而得其名,下辖瓦店子、老房子、蓼叶沟、砖房湾和鹿角垭五个作业组;南部为五里社,因五里堰而得其名,下辖马跃溪,头道水两个作业组。1956建高级农业合作社、五里社与双元社合并,更名为碾盘乡双元村,下辖马跃溪、头道水、瓦店子、老房子(含蓼叶沟),砖房湾(含鹿角垭)五个生产队,简称一、二、三、四、五队。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双元村更名为碾盘公社双元大队。1978年改革开放后恢复碾盘乡双元村之名,下辖七个社(生产队)    2005年,碾盘乡并入南江镇,双元村更名为南江镇双元村。

 

二、自然环境

南江镇双元村位于县城东北远郊5公里处,面积6.1平方公里,东临赶场镇白梁村,南与南江镇南垭村接壤,北依南江镇渔坝村,西与南江镇长坪村隔河相望。全村耕地面积745亩,林地5903亩,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林间木兰芬芳,蘑菇鲜嫩,珍禽异兽出没,贫瘠的黄土地养育350户1200余人。

 双元村脉连铁船山,海拔700-1100米,境内两段米仓古道总长6.8公里,一段长约6公里,北起鹿角垭陶罐厂,南至与南垭村相接的大水沟,另一段南起马跃溪,沿南江河而上至头道水,长约0.8公里。双元村沟涧众多,多呈南北走向,东有清流不断的廖叶沟,长约3.5公里,西有猫儿洞沟,长约3公里。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双元村

双元村北端有鹿角山,相传古时候有德厚先民在山中拾得金鹿角一枝。其垭口是米仓左道上著名的鹿角垭,是南江县城的东北屏障。上古周武王伐纣,巴人壮士翻越鹿角垭北上与武王会盟牧野。1933年2月,红四方面军新编独立一师,在师长任伟章率领下打响了解放南江城的第一枪。农历大年初一攻下了鹿角垭后,又扩大了战果于柳垭子、罗家垭、马跃溪。独立师特务营二连连长肖子斌为攻占鹿角垭高峰寨包梁,牺牲在鹿角垭碗厂坡。正月初四凌晨,任伟章率部驰援红73师217团攻占巫山垭,甄子垭。正月初七,任伟章又率部由鹿角垭经马跃溪,碾盘坝,琉璃关,冬台梁进入县城红四门。

鹿角小瓷都

双元村山高坡陡,地瘦人穷,村民代代奋斗不息、自强不息。早在中古时期,双元村先民就利用当地优质陶土和丰富的石英矿,在鹿角垭建作坊烧制土碗、陶罐,其产品翻越鹿角垭销往四面八方。故鹿角垭有“鹿角小瓷都”的美称。双元村境内还有二社肖家厂,三社吴家湾、五社白果坪等多处制陶作坊。


上院寺

鹿角西峰半山腰有三合大院寺庙“上院寺”,与赶场“下院寺”遥遥相望,不知何年被废弃。寺院被改作制陶厂房。


古道幺店子

从古代到解放初期,马跃溪沿南河的米仓古道上有三家幺店子,此外三社瓦幺店子、鹿角垭店子坪也各有一处幺店子。米仓古道上的幺店子迎来送往千百年,为沟通、传播南北文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马跃溪

马跃溪位于蓼叶沟南端入河口,米仓古道三岔口,地势险峻,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张飞醉酒纵马飞跃险溪而得其名。溪口有前清竖立的四方指路石碑(现已不知去向)。


鹿角烟云

当雨后初晴或晓岚汇集,登临鹿角垭,可观赏东北小巫峡,赶场镇方向出现的滔滔云海,颇为壮观。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双元村

(1950-2017年6月)

一、农田水利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双元村各社以开垦荒地、坡地造梯田、平地造新田为主,增加了耕作面积。

五十年代中后期,双元村一社、二社主要以维修加固五里堰为主;三、四、五、六、七社则以新开山堰,打堰塘为主。1969年-1971年建成蓼叶沟水库,1970年冬,在鹿角垭建成山坪塘一口,1972年建成天关田山湾塘一口;1972年冬,五里堰被改造成青条石作帮,青石板作底,水泥浆填缝的标美青石堰;改革开放后又建成多口标美微水池。2016年在天关田、老鹰岩、三道拐、旧屋基、吴家塝、蓼叶沟、砖房湾新建蓄水池8口,至此基本满足全村灌溉用水。


二、饮水工程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双元村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在两个月内将双元村的露天水井全部用石板套帮,加石板斜盖,留标准取水口。

2016年,双元村在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在二社肖家厂、四社打碗沟、五社徐家湾、七社鹿角垭新建四处安全饮水工程,同时全村共安装饮水管20公里。


三、电

 1986年双元村全村通电,永远告别了油灯的时代,促进了小型农业机械的普及,方便了生产,提高了生活质量2016年以国家无偿投入为主完成了农网的升级改造了22.7公里。同时在一社电杆梁,二社肖家厂,三社瓦店子,四社铧厂梁,六社砖房湾,七社鹿角垭各安装一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解决全村生产、生活用电的问题。


 四、交通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双元村整修加宽了过境米仓古道6.8公里;维修了马跃溪至罗家垭山道5公里。1958年-1959年,成千上万的南充农民工用钢钎、二锤,锄头修通了(南起丰尔岩7公里处至鹿角垭14.3公里处) 7.3公里的过境双江路。从此,米仓古道渐渐成为记忆。2014年巴陕高速公路南江北出入口立交桥竣工。

改革开放后至2016年,双元村在政府的扶持下,先后建成社道路五段,总长9.5公里。其中光雾山温泉东侧至鸭子嘴1.8公里,猫儿洞沟至天关田2公里,三道拐至双元坝1.5公里,岩湾至廖叶沟水库2.8公里,水池子至砖房湾1.4公里;2016年又将岩湾至蓼叶沟段硬化。


 五、文化教育

 解放前双元村没有学校,全村98%的村民是文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提倡大办夜校扫除文盲,许多农民读着“东南坪、西北坡,山上土薄石头多。坪里土肥好种稻,包谷点在山坡坡......”之类的认识字课本而脱盲。1954年双元村首次创建民办村校一所,校址老房子,学生二十余名。1972年2月,国家增设公办学校一所,校址马跃溪。两所学校鼎盛时期发展到四个教学班,120多名学生。1960年双元村有史以来,首名师范生( 张国辉)毕业参加工作;1962年首次三名初中生毕业(岳中选、王家富、黄绪国)。到了2016年,双元村几乎是家家有中学生,社社有大学生。建国68年来,在双元村的土地上先后成长出岳玉照、王廷禄、岳华宋等九名行政及司法国家干部,成长出张国安、李宗全等七名中、小学教师,成长出何光禄、李仕富等十名产业工人和严永国等五名乡村医生。


六、生态农业与观光农业

1958年至1961年大办钢铁期间,双元村森林损毁严重,接着出现毁林开荒的情况,造成了水土流失,结果是播种面积增大,粮食收成反而减少 。三、四、五、六、七社的粮食产量总是上不去,人均年分配口粮总是在两百四五十斤上下徘徊;六、七社甚至低到人均年分配口粮180斤,劳动日值九分钱。人们在碰得头破血流之后,逐渐抛弃了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政府及时引导,扶持农民科学种田。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化肥的广泛使用,双元村的粮食成倍增长。实施联产责任制后,村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又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双元村人在摸索走生态农业之路,建过茶园,杜仲园、果园,但效果都不是太理想。

 岁月到了2000年,家住双元七社的退休教师张国辉,不顾经济上的压力,顶着冷嘲热讽,居然花费了3000元向生产队租了一块30亩,连草都不长的红石骨子干梁开辟果园。原来他早在十年前就订阅大量的资料,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果木栽培技术,利用节假日在家人的自留地,包产地里尝试种水果,品种达六十多种,有的还邮购于美国加州,次第汰劣留优。他从1998年开始试种草莓,品种达16个,最后保留三个优良品种。张老师发现双元村的土壤、气候、光照最适宜草莓生长,便选取2000年从江苏引进的优良品种,将其幼苗分给邻居栽培(有人却不屑一顾),并传授栽培技术。村民很快尝到了甜头,他们发现种草莓投入少,用工少,见效快,效益高,纷纷效仿,也向其他亲朋转送多余的果苗(甚至传至长坪、赶场镇鹿角垭村、流坝乡一些农户)。到2015年,双元村三、四、五、六、七社的草莓种植户达100多户,半数以上的草莓种植户草莓年收入逾万元。七社岳瑞兴、六社严远罗一度草莓年收入二万余元。光草莓一项,近十年来就为双元村民最少增收600多万元。

 张国辉老师未向国家申请一分钱,率两个儿子创建优质果园,总面积达50多亩,年年丰收,不但吸引了县城顾客转成驱车前来院内观赏,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而且还吸引了成都,西安的顾客频频邮购......村民透过张氏果园看到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光明前景。


近年来,国家惠风劲吹双元村,在双元村一社建成了川东北第一温泉--光雾山温泉,吸引八方旅客光临,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就业。2017年政府又在双元七社兴建生态、观光果蔬基地。

2014年双元村民人均收入4750元,2015年5462元,2016年6281元。2016年全村扶贫搬迁12户35人,国家补助总资金80.5万元。

2016年,双元村通过省、市、县层层验收,已顺利完成贫困村(销号)任务。


七、人物春秋

 王天顺,双元村七社农民,1933年2月至1935年年初出任村苏维埃工农政权主席。

 袁照武,双元村七社村民,知名老中医,医德高尚,新中国建立前后在碾盘乡、赶场乡、桥亭乡广大地区开良方、施灵药,救死扶伤数十年。

 李文玉,原名何天申,1921年生,首任中共碾盘乡双元村支部书记,廉洁奉公。

 杨顺岳,1947年生,双元村第四任支部书记,为人谦和,处事公道,以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著称。

袁成林,1947年生,是双元村成长的首位乡干部,多年从政,历任村民兵连长,乡党委书记、区委书记,县科协主席诸多职务。

 张国辉,1941年出生于琉璃关穿星店,1952年定居双元村,退休教师,双元村草莓之父。退休后创建优质果园五十余亩,带动乡亲走生态农业之路。

 严远平,1947年出生,双元村五社村民,精木工手艺,1974年沿猫儿洞沟开办煤厂,次第掘煤井十数口,经营三十年,是碾盘乡,乃至城关区首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带动双元村采煤农民工致富。

张国泰,1948年出生于穿星店,在第二故乡双元村生活、工作三十年,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中学历史教育系,四川省诗联会会员,碾盘乡最早出版著述者。出版有《国泰诗文集》、《试译毛主席诗词四十首》、《山水集州韵》、《米仓漫话》等书。


第四章  附录

 一、双元村党政各届主要成员任期年表

任次

支书

村长(村主任)

时间(年)

第一任

李文玉

王开文

1953-1959

第二任

肖仕海

王开文

1959-1960

第三任

王开文

郭怀义

1961-1973

第四任

杨顺岳

王开文

1974-1981

第五任

岳瑞成

邹清郎

1981-1984

第六任

吴秀明

郭云周

1985-1986

第七任

袁志祥

郭云周

1986-1994

第八任

殷雄

杨小军

1995-1997

第九任

杨小军

姚仕海

1997.7-1999.3

第十任

王桂祥

姚仕海

1999-2002

第十一任

袁志祥

姚仕海

2002-2013.5

第十二任

杨小军


2013.6-2014.11

第十三任

何明超


2014.12-

 

 

 

 

 

二、双元村大事记

1932年2月: 红四方面军攻克鹿角垭

1932年2月:双元村建立苏维埃工农政权

1954年:民办村校建立

1959年底:双江路过境段通车

1971年:蓼叶沟水库竣工

1972年初:增设办公小学一所

1974年:猫儿洞沟私营煤厂投产

1986年:全村通电

1999年:鹿角垭试种草莓成功

至2006年:五段社道路次第竣工

2012年:境内最后一家陶瓷厂停产

2013年:高速路南江北出入口立交桥在双元村二社竣工

2014年:光雾山温泉工程在双元村一社竣工

2016年:全村农业灌溉用水和村民饮水安全全面解决

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12户35人、

2016年:岩湾至蓼叶沟3公里通畅工程公路通车。

2016年;顺利完成贫困村“脱贫销号”任务

2017年:鹿角垭创建果蔬基地